“两证”如何流到“黄牛”手上?
“黄牛”:司机寄证给他去换,每份收入百元左右
办证人员:从“不见面审批”系统办理,没收“好处”
男子(左二和左三)为“黄牛”,他们将换好的《木材运输证》交给司机。
近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了海口新海港黄牛成批兜售出省《植物检疫症》和《木材运输证》(以下简称“两证”)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黄牛是如何办出“两证”的?是否有政府工作人员参与?不少网友看到报道后提出这样的疑问。
记者随同有关部门到现场执法时,采访了“黄牛”和有关办证人员。“黄牛”称他拿省内证件到省政务中心换出省证件。办证人员表示,为了给办事人员提供“便利”,使用个人微信收材料,鉴别真伪后再走“不见面审批”系统。那么,这样的办证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会滋生其他问题?
“黄牛”:司机寄证给他拿去换 办一份收入百元左右
5日下午,黄牛老蔡(化姓)在新海港路口等待货车司机交易时被民警发现,并在其驾驶的电动车上找出几份出省的“两证”。
“拿证去省林业局换的,我没有做犯法的事,这证不是假的。”老蔡紧张地辩解称,司机把省内证件寄过来,他再拿去换出省证。
起先,老蔡极力辩解民警发现的证件是他亲自去省政务中心林业窗口换的,办理的工作人员姓韩。“不是假的,韩某那里有底。”老蔡说。
但不久后,老蔡与记者交流时,他又改口称当天的证件是一名朋友拿去换的,他只是在新海港把证交给司机。
那么,司机是如何联系上“黄牛”的呢?老蔡称,他在物流公司工作,运输木材的司机就会寄证给他们让帮忙去换。他透露,给司机办出省“两证”,每份可以拿到一百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调查:司机凌晨拿到“两证” 办证人员称是下午开出来的
4日凌晨2时30分,在新海港外路边等待了约2个小时的两辆运载木材的货车,先后通过安检通道后进入待渡区,司机下车领了车辆卡,也就是说,两名司机已拿到出省的“两证”。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海口市林业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拦截这两辆货车,并对两名司机手上的“两证”进行检查。
经询问,两名司机均称,这两张证是3日晚九点左右,老板亲自送过来给他们的。经执法人员现场鉴定,两人提供的证件是真证。
省政务中心的下班时间为下午5:30,那么司机手上的证件又是如何从省政务中心开出来的呢?在现场,记者见到了此前在省政务中心林业窗口办理业务的韩某。
韩某介绍,当天临近下班前,货主通过微信将省内的“两证”发送给他,他经过核实后,将出省的“两证”开出,之后他再从对方那里将省内的“两证”纸质证明收回。
办证人员:用个人微信收材料辨别真伪后办理
记者:是用微信办这个证吗?
韩某:微信后,还要上传,有一个系统。
记者:微信是公开的吗?还是你个人的?
韩某:先微信发给我。
记者:他加了你的微信发给你的?他怎么会有你的微信?
韩某:因为这个老板经常拉运木材的,所以他加了我的微信,然后再把那个证(办理材料)上传系统。
记者:你通过微信为车主提供“便利”的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韩某:从省政府推行“不见面审批”后开始的。
记者:林业部门有没有出台什么规定允许窗口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微信进行“不见面审批”?
韩某:不是用微信进行“不见面审批”。“不见面审批”是说要上传到政府网(省政务网),微信也可以上传。省政务中心有一个政府网站,你要用真实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才可以注册。注册后,才可以上传,要不然上传不了。
记者:是对方上传还是你上传?
韩某:对方上传。
记者:对方可以上传材料,为什么还要先通过微信把材料发给你?
韩某:他先发给我辨别真伪,然后再上传。要不然先上传没有用,必须要我辨别真伪后。对方在系统上传文件后,我才能受理,要不然我也受理不了。
记者:你给对方提供这样的便利,对方是否给你“表示”?
韩某:给也不要,说实在话,即使对方给我买瓶水也好,我也不会喝,窗口是有监控摄像头的。我们还代表了林业厅的形象,不可能有这种情况。
部门负责人:“不见面审批”要通过省政务网申报
省林业厅审批办负责人介绍,办理出省的《木材运输证》和《植物检疫证》可以通过省政务网进行“不见面审批”办理。办事群众在网上提供材料,他们在网上审查和审批。办理完成后,办事群众可以到现场领证件,也可以要求他们快递寄送。不过大多数人是自己到现场领取,因为寄送的话比较慢。
那么进行“不见面审批”是否需要先将材料用微信发给办证人员呢?该负责人介绍,只是通过政务网申报就可以。不过有些办事群众不懂得如何操作,可以通过微信发给办证人员咨询如何办理,但进行“不见面审批”办事群众仍需将材料提交到不见面审批系统申报。“我们要求是合法合规开展‘不见面审批’,网上申报,网上审批。”
相关链接:
风雨中有他们 海口志愿服务不打“折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