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贝低了素质高了 文明尽在轻声细语中
手机让支付更方便。见习记者苏弼坤 摄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公德意识提出了考验。公共场所人员来往密集,和谐的氛围也是维持公共秩序的因素之一。大声喧哗和接打手机,不仅有损自身形象、影响他人活动,也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权利。
海口开展城市更新“五化”先行以来,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上下功夫,既抓大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抓诸如“接听尊长者电话应待对方先挂机”等小的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改起。如今,海口这座城市也越来越美,越来越文明。
科技进步带来方便 使用不当适得其反
9月23日,记者在海口解放路等路段观察发现,个别市民边打电话边走路,甚至在横穿马路时也只顾接听电话,全然不管来往的车辆。
市民一边骑车一边看手机。 见习记者苏弼坤 摄
“有些人边走路边看手机,如果不打灯或者鸣笛提醒很容易发生碰撞。”市民陈君说,科技进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礼仪,那么手机的广泛使用将影响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因驾驶人打电话、看手机造成的交通事故明显上升,“低头族”已成道路交通安全的新生隐患。除了以上这些“手机陋习”外,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在一些禁止使用手机的场所,仍然有人在“违禁”使用手机。比如,海口凤翔西路加油站内,一男子在站内接听手机,加油站一工作人员劝其“离远点”后,才走到外面打电话。工作人员无奈地称,明明旁边张贴有“禁用手机”的提醒,但还是有“违禁”使用手机的人。
“近年来,因为使用手机‘分心’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案例有不少。”海南省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周平虎说,这些人在驾驶机动车或电动车时都存在“边开车边打电话”现象。殊不知,路况变化很快,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而除了驾驶员外,也有行人在过马路时打电话或玩手机,这些“低头族”的交通安全意识也让人堪忧。
市民将车停在路边打电话。见习记者苏弼坤 摄
“开车时拨打或接听手机,最大的危害是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使其反应速度明显降低,而看微博、刷微信朋友圈时低头注视手机屏幕,比开车打电话更危险。”周平虎提醒,司机驾车时如果要打电话,应将汽车暂时停放在支路、临时停车点,或其他允许临时停车而且不影响交通的地方,通完话后再继续驾车,消除安全隐患。
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心中有“礼”做文明人
随着手机铃声越来越丰富,时尚一族采用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在一个非常庄严肃穆的场合,却忽然传来了一阵“汪汪”的狗吠铃声,或者在悲哀的场合上传来一阵“哈哈”大笑的铃声都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我觉得,一些非常庄严的歌曲,像国歌、国际歌都不适合当铃声。”市民文静表示,铃声可以有个性但不能雷人,要把握好度。
市民吴多海建议,在会议中、看演出和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最好把手机调到静音或振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言者的思路。在图书馆、阅览室、展览馆也要把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
心理学家岳筱雯说,一些聚会上频繁“发短信”的与会者,有时是通过玩手机这种方式来摆脱受冷落的窘困。手机成为越来越多人“拒绝交流”的工具,这无疑是一种极不礼貌的举动。
公共场合打手机越来越文明。见习记者苏弼坤 摄
近几年,海口市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公共场所大声接听手机、开车玩手机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扎实、持久地开展,海口广泛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 做文明有礼的海口人”“学礼守礼”等教育活动,针对当前道德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完善文明礼仪规范,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场场文明礼仪宣传活动促使市民自觉审视自己,矫正不文明行为,为全社会营造文明向善的浓厚氛围。如今,文明使用手机渐成海口的一道文明风景线,体现着文明素养,传递着文明和谐之音。
电话礼仪从我做起 声波传递文明素养
“前几天女儿回来说,学校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会一件有礼貌的事,那就是与长辈打电话要等长辈先挂断电话。”市民吴小柳说,现在每次通话后,女儿都是等她先挂断电话。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也让她反思自己在接听尊长者电话后,是否做到待对方先挂机。
秀英区文明办主任李贤荣认为,电话礼仪是公共关系礼仪的重要内容,在结束通话时具体表现为待上级或长辈先挂断电话;通话双方职级相当时,一般由主叫方先挂断电话;挂断电话前,应确认对方的话已经讲完,并互道“再见”等结束语再轻轻挂上电话。在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电话礼仪,匆忙挂断对方电话,却不知这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市民在图书馆使用手机时戴上耳机。见习记者苏弼坤 摄
市民陈驹表示,有时候在动车上看到有人拿手机看电影,外放声音让他感觉非常不好,“手机看电影可以插上耳机,但有些人不太注意”。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的市民李先生说,有些市民喜欢随时随地用手机拍照晒到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不过还是要选择适当的场合,比如在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游泳池等处,就要小心别打扰到他人。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崇太建议,公共场合特别是电梯、路口、人行道、影剧院等处,不可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如果非要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应尽量把声音压低,不要大声说话。在一些场合,比如看电影时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非得回话时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是比较适合的;在会议中、与别人洽谈时,最好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振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言者的思路。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对付“不文明手机”
1.澳大利亚电信曾经一度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称这是社会责任。
2.在日本新干线,除了“禁烟”标记外,还有“请大家不要使用手机”的警示。
3.英国一位艺术家建立了一个网站,宣传反对“手机吼叫”提倡文明使用手机。他认为有很多人对着手机大声讲话,不知不觉把周围陌生人都卷进了自己的私事之中。
4.一份调查指出,80%的美国人经常在餐馆或商店里听到别人用手机通话,这种行为令人感到不满。美国铁路客运公司推出了限制使用手机的“静音”车厢;20%的美国餐馆作出限制使用手机的明确规定。
5.芬兰在某些机场、图书馆、饭厅设有隔音的“手机亭”,在里面打手机既不扰人,通话内容隐私性也得到保证。
相关链接:
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海口中秋旅游市场秩序井然
树立文明好风尚 海口厕所文明漫画展落幕
海口开展“做文明有礼海口人”主题宣传活动
海口研究部署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