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慕尼黑10月14日电(国际观察)巴伐利亚州选举为德国执政党“敲响警钟”
新华社记者张远 任珂
德国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14日公布初步结果,长期在该州执政的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遭遇挫折,得票率降至35%左右,将失去在该州的政治主导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的失势将累及其姊妹党,即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两党应尽快重新审视过往政策得失,及时做出调整,避免两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再遭削弱。
遭遇重大挫折
根据德国媒体当天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基社盟获得35.5%的选票,较2013年47.7%的得票率降低不少。绿党获得18.5%的选票位列第二,其他主要政党的得票率分别为巴伐利亚州自由选民联盟11.5%,社会民主党10%,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11%。
基社盟自1946年进入巴伐利亚州议会后,绝大部分时间是该州第一大党。1966年至2008年间和2013年州议会选举后,基社盟占据州议会绝对多数议席,单独执政。该党在德国政治光谱中本属中间党派,但从其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基社盟似乎有意“向右转”,甚至发出一些近似民粹的声音。有分析认为,基社盟领导层希望以这一姿态挤占选择党的生存空间。
不过从本次选举的结果来看,基社盟的努力并未取得效果,反而使不少原有支持者的选票流向主张接纳难民、倡导环保的绿党。德国智库贝塔斯曼基金会研究员克里斯蒂安·蒂尔曼认为,基社盟将选战重点放在移民议题上,却忽视了巴伐利亚州房价房租上涨、幼儿保育费用高企等民生议题,没有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
有分析指出,基社盟可能选择与绿党联合执掌巴伐利亚州政府,但由于两党执政理念特别是对移民问题的看法有较大不同,它们的组合可能会不稳定。
基社盟在联邦层面与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是姊妹党关系,基社盟只在巴伐利亚州进行政治活动,基民盟则在德国其他15个州活动,两者在联邦议会中共同组成议会党团,被称为联盟党。舆论认为,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失势,意味着联盟党在该州根基动摇,党团在联邦议会中的“底气”也随之降低。
联盟内斗不断
通常情况下,德国媒体将联盟党作为一个整体与议会其他政党相提并论。不过,自今年3月德国新政府组阁完成后,德国媒体使用“联盟党”这一字眼的频次逐渐降低,原因是基社盟与基民盟声音并不一致,甚至常生内斗。
不少分析师认为,党团内斗是选民对基社盟与基民盟逐渐失去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默克尔的说法,不少选民根本不知道两党在争什么,但争斗本身就不会让选民看好。
现阶段两党分歧主要集中在移民问题上。基社盟在相关议题上态度较为强硬,与基民盟的主张多有冲突,两党几次吵到几近“白热化”的程度。
今年7月,基社盟主席、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要求遣返“二次移民”,即已在其他欧盟国家登记后来到德国的移民。而默克尔坚持要求达成欧盟层面的宏观解决方案,不同意德国单方行动。泽霍费尔曾一度威胁基社盟退出执政联盟,几乎导致政府垮台。
今年8月,德国东部城市爆发极右翼势力游行。默克尔决意撤换负责国内安全的联邦宪法保卫局局长汉斯·格奥尔格·马森,原因是马森对右翼势力表示同情引发争议。而泽霍费尔则力保马森,提议任命他为内政部国务秘书,相当于“升职加薪”。这场争吵使德国舆论哗然。
恐引连锁反应
此次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在德国被普遍认为是日后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的风向标,选举结果会对各党士气和策略产生影响。
选前就有一些德国媒体分析称,基社盟如在选举中失利,默克尔的政治实力将被进一步削弱。有报道甚至说,从后续政治活动的日程表上看,本次选举或成为她提前结束第四个任期的“前奏”。
本月28日,德国还将迎来黑森州议会选举。选前民调显示,基民盟支持率仅为29%,较2013年选举的38.3%大幅下降。
今年12月,基民盟将召开党代会选举党主席。分析人士指出,无论默克尔是否继续当选党主席,接连的政治失利将导致党内外质疑和反对她的人逐渐增多。德国电视一台以“风暴来临”为题报道说,人们都在寻找谁该为联盟党当下的不利处境负责,默克尔正承受压力。
相关链接:
德国总统到访 希腊追讨3800多亿美元战争赔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