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海口湿地 保护及修复大事记
●2016年底,海口市制定《海口市人民政府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
当地时间10月22日19时,《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在迪拜开幕。
●2017年2月,美舍河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一期五个标段同时开工,打响了海口城市更新7大板块的“首战”。
●2017年3月,海口市政府印发《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和《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2017年5月海口印发《海口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构建市、区、镇(街)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同时,各区分别成立区级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伍。
●2017年6月,美舍河二期长堤路至东风桥段开工。
●2017年7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海口市政府批复同意实施《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海口市编委批准成立“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口市政府批准组建“海口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省政府推荐海口作为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城市。
●2017年8月,原省林业厅同意海口设立响水河省级湿地公园、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铁炉溪省级湿地公园、潭丰洋省级湿地公园。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2017年8月,美舍河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海口获得参与“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遴选提名;海口召开美舍河历史文脉梳理研讨会,开始系统挖掘和塑造美舍河的文化遗存与文化特质;海口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0月,《海南省海口市“湾长制”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这标志着海口成为全国首批“湾长制”试点城市。
●2018年1月底至2月初,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一行考察海口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对海口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和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赞赏。
●2018年2月,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暨海口湿地网上线。这是海口加快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8年8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海口市湿地保护若干规定》,将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100多个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代表参加《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
●2018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在迪拜举行。当地时间25日,海口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自此海口成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记者 吴祝好 辑)
相关链接:
刚刚,海口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授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