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秸秆加工制成菌包培育蘑菇灵芝等,菌渣还田用作有机肥
琼海探索秸秆全流程绿色利用
“以后秸秆全部回收都怕不够用,谁还舍得烧?”10月25日上午,琼海市嘉积镇黄崖村党支部书记卢传江走进文敬村时高兴地说道。他身后的槟榔林里,一排排圆柱形枕状菌包整齐地列于树荫底下。今年来,琼海市嘉积镇积极探索秸秆循环利用新模式,带动280户1247名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增收。
在离文敬村不远处的黄崖灵芝蘑菇种苗培育基地,倪小玉和丈夫正忙碌着将一捆捆秸秆往粉碎机里投送,他们是负责基地运营的海南益芝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聘请的务工人员,已熟知菌包制作的每一道工序。
“秸秆回收后,经粉碎、加料搅拌、发酵、装袋、高温灭菌、接种等程序制成菌包,可以培育出蘑菇、灵芝来。”倪小玉说,秸秆透气性好,是制作菌包最好的原料。目前,基地每天可生产菌包1000个,约需秸秆2000斤左右。
为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同时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今年来,嘉积镇在琼海市委直接参与和指导下,积极探索秸秆循环利用新模式:一方面加大巡查和宣传教育,严禁农户焚烧秸秆;另一方面,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抓好秸秆回收,以每亩70元的补贴奖励给回收秸秆的村民。
回收的秸秆,制成菌包后免费分发给贫困户,有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林地种植培育,合作的公司负责以保底价收购。
而菌包使用后的渣质,则是可以还田的有机肥,实现了全流程绿色利用。
“不仅脱贫,还要致富!”文敬村73岁贫困村民马业书说,蘑菇、木耳等产品市场销路很好,今年他已收益近1.5万元。同时,由于最后产生的有机肥还田,他种的槟榔、水稻不但没耽误,收成比往年还要好。
为进一步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嘉积镇党委还特别成立了农业技术扶贫培训基地党支部,将闲置的原黄崖华侨小学校园翻新改造为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聘请中科院高级农艺师邓德明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免费对当地农户进行培训和“保姆式”帮扶。
琼海市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琼海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奖惩结合,促进秸秆回收循环利用。同时,大力扶持企业扩充产能,扩大产业规模,“新进的菌包生产线设备,计划这个月底安装上线生产。到时候,不仅贫困户,其他有意愿的农户也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的受益者”。
短评
发展绿色产业要有新思路
在我国农村地区,秸秆焚烧行为由来已久。琼海市以抓党建振兴新产业、因地制宜探索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绿色产业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秸秆循环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问题,又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发展高效绿色产业,需要创新理念、转变思路。琼海的做法给我们启示:一方面,对于牺牲环境代价不合时宜的农耕方式,要“堵”更要“疏”,要找准突破口;另一方面,找准突破口后,要有大力扶持的举措,要让高效绿色产业发展起来,让农民广泛参与并从中受益,进而形成良性互促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琼海市嘉积镇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和提倡。
相关链接:
酒吧内持酒瓶伤人畏罪潜逃 海南琼中男子被海口铁警抓获
中国气象局出台实施意见支持海南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海南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鼓励设立一人公司
曹献坤:扛起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的海南担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