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25日电(记者闫祥岭)照片、文字、塑像、绘画……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州书画院,赵登禹纪念馆每年都吸引众多群众前来缅怀、追思。岁月如梭,但精神不灭,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记得这位血战不归的抗日英雄。
赵登禹,字舜臣。1898年出生于山东菏泽。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由士兵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赵登禹主张抵抗日本。1933年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1933年第29军长城抗战时,赵登禹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取得胜利,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大涨了抗日军民的士气,赵登禹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第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935年8月,第29军被调到北平地区驻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7月下旬,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南苑一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日军伏击,赵登禹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胸部中弹牺牲,时年39岁。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河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山东省菏泽市为纪念家乡的抗日英雄,在菏泽曹州书画院成立了赵登禹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由四部分组成,用大量照片、文字资料、实物以及根据赵登禹事迹创作的美术作品,生动再现了赵登禹不同时期的光辉形象和顽强抗战的英勇事迹。
“纪念馆每年都与当地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活动,以缅怀英雄,激励后人。”曹州书画院负责人祖士常说。
同年,英雄老家的农村中学更名为登禹中学,校园内建有小型纪念馆,还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大刀英雄赵登禹》。年复一年,家乡学校出去的学子们,无不对英雄的事迹耳熟能详,无不对抗日英雄充满敬仰。
登禹中学副校长唐海旺说,登禹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400多人,为了学习抗日英雄,激励学生成长,学校提出了“走将军路,做登禹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将军精神”的口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动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