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下的东寨港红树林,霞光倾泻海面,余晖与树影交融。海口日报见习记者 张洋 摄
湿地入心 激活城市文脉
悠久的湿地,穿过岁月的长河,沉淀深深的历史底蕴。在湿地保护中,海口在加快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在同步推进文脉修复,不仅让清澈的水体重新回到人们眼前,也将流淌在人们记忆中的城市记忆激活,留住浓浓乡愁。
在美舍河的苍屹湖畔,有一处神秘石洞,石洞上“石室仙踪”四个字清晰可见。这是水体治理中的意外发现,经过考古人员细心挖掘,“石室仙踪”遗址得以重见天日,吸引全城的目光。
据市文物部门考古调查,“石室仙踪”题词于明万历年间,为福建泉州武进士海南副总兵邓钟的题字。目前,“石室仙踪”列为海口首批城市更新示范性项目之一,被精心保护修缮,着力打造成美舍河畔的人文景观。
据了解,美舍河是流经海口10多条主要河流中文化底蕴最深厚,文物古迹遗存最多的河流。目前现存古建筑遗迹有龙婆西湖庙、石塔村的文峰塔、仙人峒、府城古城墙和五公祠等,其他诸如明昌塔、关帝庙、文昌阁、大悲阁等已难寻遗迹。在加快美舍河修复的同时,海口多举措寻找美舍河“文化记忆”,通过文脉修复,留住美舍河的“乡愁”和“记忆”。
挥别美舍河,走进潭丰洋湿地。这里水退为田、水漫即为洋;有田种田,有洋打鱼,地处羊山湿地南部的潭丰洋,核心部分是超过320公顷的火山熔岩湿地景观。独特的火山地貌、充沛的降雨,使得地下水在此汇合,并以泉水形式流出,让潭丰洋周边植被丰茂,滋养乡村,润泽一方百姓。
“羊山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当地居民和湿地密切相关,是一个天然系统。在保护的时候,应该和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应用结合起来,让湿地有生命力,长久地保持下去。”全球环境基金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宣教专家卢刚说,在羊山区域这种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条件下,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紧密相联,其聚落格局、建筑材料、种植方式、物种选择、水资源利用方式等,呈现出与火山熔岩自然环境的高度适应,形成一个协同进化体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号称“海南都江堰”的旧沟、新沟古水利工程,火山石蛇桥,田洋系统,火山石古井系统,火山石民居及院落等。羊山湿地的保护应该遵循它本身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来进行规划和保护。
守护湿地的美丽,更要保护湿地的文化。目前,海口正在加快美舍河、羊山等湿地的文化挖掘力度,用情用心修复文化脉络,提高城市文化底蕴,让市民游客在这里留下深刻的文化记忆,让美丽的湿地风光和迷人厚重的人文风情交相辉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