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
让湿地不再“失地”
潭丰洋省级湿地公园火山熔岩台地上水草萋萋。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迪拜当地时间10月25日13时,《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正式宣布,海口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祝贺海口获评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广仁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国际湿地公约的理念是有效保护和利用,接下来海口要继续把保护湿地的理念宣传好,把湿地利用好。”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鸡。 陈松 摄
蓝图划定保护红线
湿地国际-南亚中心保护项目主管Ritesh Kumar表示,在人类与湿地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一种平衡。“如果通过合理利用湿地,以最小规模的干扰来获取人类所需要的利益,可以达到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但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和开发,破坏了湿地以及它的功能,那就会给湿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湿地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那么开发的红线在哪里?
水退为田、水漫为洋。说起潭丰洋从田洋成为湿地公园,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卜茂村村民曾令德有说不完的故事。
2013年,海口潭丰洋片区被列入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范围内。但如果进行整治,客土回填会导致原有的湿地田洋消失;水利硬化改造则会改变河水流向,鱼类、鸟类生存环境都会受影响。
随着我省“多规合一”改革的推进,2016年,海口市政府对潭丰洋湿地全面摸底调查,把13193公顷湿地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不得随意开发。“政府进行土地平整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我们并不想把田洋完全平整掉,这样会破坏掉这里的生态环境。”曾令德说。潭丰洋土地平整项目被紧急叫停后,当地村民一片叫好。
2017年底,潭丰洋正式获批为省级湿地公园,林业部门将对潭丰洋开展生态修复保护,明确合理利用和科教宣讲区域,逐步对潭丰洋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目前,潭丰洋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了海口市民周末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东寨港红树林是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被称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海口不仅为这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等法规,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建立了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捕捞、毁林占地等行为。
海口湿地管理保护中心主任陈松介绍,2017年上半年,海口先后通过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等文件,明确要建设一批国家、省级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提高60%以上,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海南岛湿地之城”。海口用规划蓝图划定了湿地保护红线。
国家“三有”动物、被誉为“最美小鸟”的蓝喉蜂虎。 马亮亮 摄
闯出湿地农业新形态
秋天,走进潭丰洋湿地。泉水清冽,空心菜、豆瓣菜等水生植物在湿地里生长旺盛。
“这里的水生蔬菜是最好吃的,口感清甜、脆嫩。”海口火山田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青年创业者周缘对未来的事业信心满满。2016年,周缘看到海口湿地发展的大好前景,毅然辞职来到海口新坡镇仁里村,开始了他的生态湿地农业的创业道路。
以前村民对湿地利用的方式多局限于湿地内及水源附近围垦养殖鸭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大,而同时因为养殖的数量日益增多,其效益也逐年下降。周缘的设想是,通过浮床种植水生蔬菜、水生花卉,水中套养鳝鱼、泥鳅,多物种的平衡稳定存在也增加湿地的生态多样性,同时水生蔬菜、水生花卉的根系很长,在生长过程中还会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销售泉水水生蔬菜、销售火山田农特产、开展萤火虫生态复育、推动田洋湿地农业示范。”周缘说,这些都是他给自己列出的2018年工作计划。学农业出身的周缘热爱这片乡村大地,也深知当地农民致富不易,先后为村里争取了特色产业扶持资金、扶贫资金,让村民广泛而长期地获得增收。
“施用化肥的水芹批发价每斤2.5元到4元,而我们在湿地里种出来的水芹没有土腥味,批发每斤6元钱都会有人收购。”周缘说。
周缘的想法同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兴中不谋而合,袁兴中提出了按“土地整治+”思路打造田洋湿地产业的思路:即土地整治加湿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多功能田洋湿地产业,让乡村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产业发展协同共生,构建具有羊山特色的综合性湿地产业景观系统、乡村湿地生态经济示范系统。
看到节假日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龙华区新联村委会雅咏村村民庄才宏和另外两个村民一起开了家农家乐。泉水空心菜、水芹、老鸭、螃蟹、芋头梗……这些都成为了当地的招牌菜。“很多游客吃完还要买很多食材带回去,我们农家乐夏天的营业额一个月能达到1.5万多元。”
随着农家乐越来越多,仁里村村民希望政府或者有能力的企业帮他们修建油污处理系统。“潭丰洋湿地是我们生存的根基,不能被污染,也不能被破坏。”庄才宏说。
潭丰洋省级湿地公园火山熔岩台地上水草萋萋。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传播湿地文化的开端
“‘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只是保护好湿地、更好利用湿地、传播湿地文化的一个开端。”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秘书长于宁楼建议说,在保护好湿地的同时,海口要考虑发展湿地康养和休闲体验产业,同时还要建立人、水鸟以及湿地动植物之间良好的保护体系。
碧波荡漾,充满野趣的五源河湿地公园;白鹭嬉戏,引人入胜的美舍河湿地公园;丰富的生态资源、演绎奇妙自然的那央湿地……在海口,湿地利用最直接的成效,是一批湿地公园的落成。每到节假日,“湿地游”成为热门,市民、游客趁着假期来到湿地呼吸清新空气,欣赏城市更新后的海口生态美景。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是海口湿地旅游的一张名片。游览红树林的最佳时间是每12小时一次的涨潮以后,乘上游船驶入红树林,四周全是一丛丛奇特秀丽的绿树冠,中间是一长条迂回曲折的林间水道,涌动的海潮推着船儿沿水道悠然荡漾,奇妙无比。
海口美兰区三江镇的“鹤舞九湖”,是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片区,每年吸引近5万人次游客到此旅游观光;秀英区永兴镇的“冯塘绿园”,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区,每年给每个在旅游区打工的村民带来2万多元收入。
海南酣途旅游负责人祁德斌多次到海口湿地进行考察。“海口的乡村湿地风景秀美、景观独特,同时当地的民风也很淳朴,对外地游客和海口市区居民都很有吸引力,适合发展亲子游、体验游、研学等。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海口的湿地旅游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相关链接:
海口湿地:万物生长乡愁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