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人工智能和智慧媒体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来了,媒体人会被抢饭碗吗?
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分论坛——人工智能与智慧媒体分论坛上,嘉宾发表主旨演讲。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人工智能给媒体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媒体从业者也不免担忧,高度智能的算法真的比人类更了解自己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个更有价值?媒体人真的会被抢饭碗吗?
10月30日下午,百余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代表、专家学者、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相聚琼海博鳌,参与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有关“人工智能与智慧媒体”的对话会。
智慧媒体时代正在到来
“智能媒体时代,再多人力也很难处理海量信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信息的有效鉴别,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论坛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率先抛出观点。
她的话不免让大家思考,高科技手段能给媒体行业带来什么?京东云副总裁刘辰认为,对媒体专业从业者而言,技术能支撑智慧媒体生产的管理;对媒体生态体系的建设者来说,科技能融合不同的渠道、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工具;对终端用户来说,技术能提升用户体验。
未来媒体不再单纯是新闻内容平台,而是多元跨界各类内容的内核和纽带。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副总编辑娜塔莉亚·罗谢娃认为,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在新闻业的应用已经开始,“如何使用高科技手段传播信息,特别是吸引相应的媒体用户是大家必须面对的挑战和变革,我们必须跟上。”她说。
“智慧媒体必然以用户的感知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创造出许多新的信息交互场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用户就能置身其中,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说。
论坛上,不少会嘉宾认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以万物皆媒、用户感知、人机共生、数据驱动为主要特点的智能互联网时代初现端倪,人们有必要做好准备。
媒体人会失业吗?答案是不会
“智能运用于新闻业,新型的生产场景将以人机高度协同的方式展开,机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记者,媒体人会失业吗?”“未来的媒体工作将以何种形式进行?”这是不少媒体人心底的疑问。
“我不会那么悲观,因为新闻涉及到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卢新宁语气坚定,她认为新一代媒体人不仅要传递价值,还要学会使用机器,这将是未来媒体人必须拥有的能力。
丁伟坦言,机器的确会取代很多工作岗位,但是人会从事更有创意的工作。
“智能媒体时代下,我们需要的记者和编辑比过去还要多。但需要的是有知识、懂新技能的专业记者。”美国彭博新闻社大中华区执行总编辑刘悦以实际新闻经验告诉大家。他解释称,虽然计算机比人类的反应快,但它没有办法决定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没有办法识别和处理意外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记者,帮助读者筛选信息、解剖重点。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升对数据的敏感度,具备更高的互联网素养,了解机器的思维和运转方式,才能更好地面对问题、迎接挑战。”对于智慧媒体时代,众多媒体人选择拥抱它。
(本报博鳌10月30日电)
相关链接:
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开幕式侧记
2018“一带一路”城市建设案例发布 海口市入选
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博鳌举行 吉炳轩蒋建国李宝善刘赐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组图|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