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秋冬季,到海南来观鸟!
在琼中白鹭湖湿地,成群的白鹭自由飞翔。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秋高气爽,带上相机、手持望远镜,去森林、湿地和公园,寻找飞鸟的踪迹……如今,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渐兴起,观鸟也正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悠闲方式。
观鸟原本是一项17世纪起源于英国的活动,起初是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行为。如今,观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休闲的户外活动。
海南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路上,每年到了秋冬季节,会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越冬或者迁飞路过。鸟况与环境生态、季节、天气、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观鸟不仅仅是看鸟,同时也是让人们观察鸟类生存环境的生态状况,观察自然,爱护自然,融入自然。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鸟类。通讯员邹华胜摄
鸟儿何处寻?
海南岛具有广阔的沿海水域、滩涂、河流、湖泊等湿地资源,可为冬季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越冬栖息地。但秋冬季来临,在海南与北方地区之间,鸟儿就会开始演绎“南来北往”的故事。
环看全省,各具特色的越冬水鸟栖息地有不少:在海口东寨港,多见雁鸭类,鸻鹬类也有不少;洋浦港则是鸥类的乐园,在我省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大型鸥类可在那里看到;文昌清澜港一带滩涂是一个很稳定的鸻鹬类越冬地,种类丰富;东方四更则是我省最重要的黑脸琵鹭越冬地,每年固定飞来过冬。
“像海口的海大东坡湖、白沙门公园、东寨港,还有文昌会文、三亚红树林、三亚鹿回头公园、临高新盈、东方四更、昌化江口、海尾湿地公园,以及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等地,都是很好的观鸟地点。”海南观鸟会顾问、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宣教专家卢刚是观鸟高手,请他推荐观鸟点,他可以一口气列出一串地名。
在这些地方,你可能会看到“常居本地”的留鸟,也可能会和“来来往往”的候鸟偶遇:“呱呱呱”的是绿嘴鸦鹃,“咕咕欧”声调平仄起伏的是珠颈斑鸠,“咕噜咕噜”的是红腹滨鹬……
初学观鸟,必备的入门“利器”包括一台望远镜、一本鸟类图鉴,以及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当然,最好的“工具”就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选择和有经验的观鸟者同行。
海南观鸟会有时周末会在海口市区内的海南大学东坡湖、白沙门公园等地组织观鸟活动,现场安排观鸟达人指点,一般不收取任何费用。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海南观鸟会的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信息,或者某个周末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加入到观鸟队伍中,一起体验和感受。
观鸟有何趣?
“为鸟痴,为鸟狂,为鸟咣咣撞大墙”。观鸟是一个逐渐吸引人“入坑”的过程,也是一件会让人上瘾的事情。
“自从开始观鸟,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除了花草树木,还能感受到鸟类时时在我们周围,我们都生长出一种新的触角——感受鸟类的触角。”鸟友唐唐妈(网名)认为,所谓观鸟,就好比拿到了大自然剧场的入场券,可以尽情观赏大自然的演出。
像唐唐妈一样,曾经拍摄记录到小青脚鹬的鸟友杨川,也觉得观鸟是一个能给予人奇妙体验的过程。
“我第一眼看到时以为是青脚鹬,但边往回走边看照片发现不对劲,我就和同事说‘再给我40分钟’,返回去再看时才确定是小青脚鹬。”杨川回忆说,去年11月1日,他到文昌会文观鸟,没想到运气不错,相机镜头里拍到了小青脚鹬。
小青脚鹬属于全球性濒危鸟类,种群数量非常稀少,一般繁殖于东北亚的萨哈林岛等地,迁徙时会经过我国一些东部沿海省份。海南观鸟会发布的会文湿地调查报告显示,小青脚鹬百年来在海南一共记录过三次。
在仅有的三次记录中,杨川幸运地遇到了一次。观鸟有何趣?鸟友们这些难以言表的心情与收获,即是其中的趣味之一。
“候鸟是大自然的信使,它们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告诉我们季节的变换、气候的变化等等。鸟在古代就是很重要的被观察对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委员、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
去年,沈尤到海口作了一场讲座。主题很简单,只讲和鸟有关的故事。“像这两年到新盈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稳中有升,而且还有珍贵的勺嘴鹬,这都是让人兴奋的消息……”沈尤对海南的鸟况很关注,在他看来,透过从远方而来的鸟,不仅可以探究迁徙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看到身边近旁、习惯忽略掉的信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