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夕照。
借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验
集结最精干力量
“我和爱人都在铺前大桥项目上施工,他负责钢筋梁焊接前的装配,我负责焊接后的打磨。”今年6月,来自云南的女工杨志会和她的丈夫杨旭盛被公司从大连抽调到海南,支援铺前大桥建设,常年在工地上风吹日晒,这位“90后”女孩挂满汗水的脸已呈古铜色。
“我们项目建设中不仅有‘夫妻档’,还有‘父子兵’。”上海振华重工铺前大桥项目施工部副经理朱曦说,这些工人长期从事桥梁工程建设,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包括他自己在内有30多人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我们在焊缝等施工过程中也借鉴了此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验,铺前大桥跨越地震活动断层,在某些方面建设难度并不亚于港珠澳大桥。”
在11月3日的主桥合龙仪式现场,工人们就用高超的技术将最后两块钢箱梁完美地焊接在一起。
“铺前大桥钢箱梁是在上海工厂内进行预制,从海上直接运过来,然后采用激光技术进行精密焊接,其精密程度仅次于汽车制造。”吕晓宇说,施工中对焊缝这道工序要求极其严格,强度甚至要大过钢板,焊完后还要用精密仪器测试焊缝里面是否损伤,有没有气泡。为此,项目组还聘请了国内最顶尖的同济大学团队进行监测,确保工程质量。
“铺前大桥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建局的要求,我们集结了最精干的力量参与建设。”中咨集团铺前大桥项目管理指挥部指挥长吴敬武说,铺前大桥用钢量和混凝土量是一般同类型跨海桥梁的1.5倍到2倍,大桥两个承台每个下设16根直径4.3米、长38米的钢管复合桩,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当于把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的12层高楼沉于海底,而主墩单个承台也达8000立方米,有效防止了台风等异常气候对大桥的影响。”
“此次合龙段主桥钢箱梁吊装施工采用2台桥面吊机同时起吊,最大起吊重量约240吨,这相当于把40头成年大象同时起吊并在40多米的高空‘走秀’。”中交二航局铺前大桥项目副总工程师向梨梨说,由于合龙对环境和精度要求高,而晚上环境气温变化小,项目部测量人员都是昼伏夜出,反复测试,采集了上万组数据,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了多次虚拟拼装,确保了此次合龙顺利实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