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房满英接到海口市区顾客的订单,为顾客制作肉串等美食。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距离海口市区40多公里外的琼山区三门坡镇红明居有一个“印尼村”,这里居住着100多位印尼归侨。从上世纪60年代归国至今,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如今他们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说印尼话、唱印尼歌、跳印尼特色舞蹈及制作印尼美食等。
印尼人擅长制作各色糕点,九层糕、黄金糕、椰子饼、千层蛋糕、印尼年糕、炕饼……可谓花样繁多。印尼归侨们回国时,也带回了制作印尼糕点的手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准备各色美味的印尼糕点欢庆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尼糕点逐渐在本地流传开来,走进了海口的普通人家、商店或酒楼。但要想吃到最原始最正宗的味道,还是要到“印尼村”走一遭。
印尼华侨归国 带回香料起家
走进红明居20队,只见这里家家户户屋前后院种满了花花草草,目之所及之处十分整洁干净。记者在一户花团锦簇的人家里见到了今年58岁的房满英,她是归侨第二代,也是远近闻名的制作印尼糕点的能手。每当队里有人家办酒席、亲朋好友来访等喜事,都慕名前来找她定制。
房满英的手艺来自她的母亲。在印尼时,她的家境已经很殷实,有小汽车出行,还有保姆照顾饮食起居。1960年,当她还尚在襁褓中的时候,父母亲带着她和几个兄弟姐妹一同回国,加入建设祖国的队伍。回来时,她的父母亲把值钱的家当或变卖或丢弃,却割舍不下印尼的香料作物。
记者在房满英的房前屋后,看到了长势蓬勃喜人的香兰叶、香茅、南姜、黄姜和薄荷等。她介绍说,这些香料原产于印尼,跟海南本地的品种不一样。她撕下一片薄荷叶让记者闻,一股辛香清凉之感直抵大脑。
原红明农场侨联副主席李清徽也是制作印尼糕点的能手,他记得,刚回国定居时,父辈们利用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技术和专长开垦荒山荒地,在种植橡胶这种长期作物的同时,辅以斑斓叶、香茅等短期作物结合,一直栽种延续到了今天。“我们归侨的历史,都写在了这些香料里。”李清徽说道。
回忆起扎根祖国初期的那段岁月,李清徽说:“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勤劳二字。”在农场的时候,面对艰苦的条件,归侨们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热情,去共同建设新家园。没有路,自己开;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菜吃,自己种……
后来,最艰苦的日子过去了,归侨们的生活又逐渐丰富起来。房满英童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母亲做各式各样的印尼糕点,还有咖喱鸡、沙嗲等印尼风味菜肴。最热闹的时候要数中秋和春节,家家户户把做好的印尼糕点一一端到食堂,摆满了一长桌。归侨们全部聚在一起,唱起印尼歌曲、跳起印尼舞蹈,歌唱日益美好的新生活,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们。
花式印尼糕点 注入侨乡特色
印尼糕点由归侨们带入本地之后,渐渐流传开来。现在市面上流传得比较广的是九层糕,也叫斑斓糕,是一种混合了斑斓叶和椰子的甜食。九层糕叠层而起,寓意着人们“节节高”的生活,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愿景。
记者在房满英家中采访时,她正在一层层地铺制九层糕。斑斓汁和椰浆需要先调配,采用新鲜采撷的斑斓叶捣烂过滤出汁水,混合粘米粉,加入白糖备用。椰浆的制作比较耗费功夫,椰子破开取肉,用工具将椰肉刨成泥状。再用纱布包裹住椰子泥,加入热水泡一会,挤出椰浆,同样加入粘米粉和白糖调成糊状。分层倒入模具上蒸锅,蒸熟后再铺一层,直到模具满了为止。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九层糕便出炉了,厨房香气四溢,东南亚独有的香料气息让人感觉身处异国。不过,心急吃不了九层糕,需要等待四五个小时冷却后,各个分层互相凝结才能切开,彼时口感更加软糯清香。房满英切了一块事先做好的九层糕给记者品尝,咬一口,Q弹爽滑,香兰叶和椰浆的香味唇齿留香。房满英说:“只要原材料好,九层糕怎么做都好吃。”
椰香薄饼也是印尼糕点中的翘楚,薄薄的椰子饼,承载着归侨们对曾经打拼过的热土的原始记忆。房满英告诉记者,椰香薄饼最原始的味道是用炭火烤的,烤出来的薄饼香气扑鼻,整间屋子都装满了甜甜的椰子味。她拿出一件老旧的铁质工具,上下两个圆盘相扣,还有两个很长的把手。原来,这就是最原始的制作椰香薄饼的饼铛,只需将面调和好后倒到饼铛上,再将饼铛经特制的火炉烘烤,不多时即可出锅。最多的时候,房满英一天可以做20斤椰香薄饼。后来,随着电器的普及,大家都用上了电饼铛,效率更高了,产量也提升到30斤一天。当时,房满英的椰香薄饼销路很好,成为一家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印尼糕点中有两样最难做的要属黄金糕和印尼年糕,因工序繁琐、耗时较长难以流传,市面上基本买不到。房满英也尝试过做黄金糕来销售,但失败率极高,后来逐渐放弃了。她解释道:“黄金糕是印尼糕点中的精华,其工艺和发酵以及烘烤要求非常高,即使有丰富经验偶尔也会失败。我们父母那辈会做的人很多,但大多已经去世或年事已高,如今侨队里只有一个人比较擅长,不过也只在亲朋好友来拜访时才会制作。”
红明居委会副主任、侨联主席云壮告诉记者,侨队里有几位侨眷,现在仍然靠卖印尼糕点为生。每天晚上制作好后,第二天拿到三门坡市场去售卖。还有一些年轻的侨三代,跟着长辈学会了制作印尼糕点后,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拓宽了印尼糕点的销路,同时让侨乡味道走得更远。
印尼餐不简单 藏满满家乡情
房满英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做印尼糕点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于是做的频率也少了。也许是继承了父辈勤劳的品质,她总有一颗闲不住的心,她发现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周边村民们很多走出国门,逐渐对东南亚的美食也感兴趣起来。海口市区开了几家东南亚风味美食餐厅,房满英跟亲友们满心欢喜去品尝过,却都失望所归。
回来后,她原本也打算开一家印尼风味餐厅经营,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了。不过,房满英不甘就此作罢,闲暇时会接一些亲朋好友的单。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正在制作80份沙嗲猪肉串,客人提货后用于家庭聚餐。她说:“用加了南姜、黄姜等香料调成的酱汁,将切成小块状的肉进行腌渍,再用竹签串起来,烘烤过后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房满英有一道拿手好菜叫咖喱木薯叶,她从冰箱里拿出一大包冰冻过后的木薯叶,还有一包冰冻起来的咖喱酱,自豪地说:“木薯叶处理不好吃了会食物中毒,所以基本上很少有人吃,但经过我的处理,这两样法宝一起做出来就是一道天然的美食。”
此外,她还会制作正宗的咖喱鸡、黄姜饭、加多加多(音译:凉拌的沙律)等印尼特色菜式。每当家里有亲朋好友做客时,房满英也会亲手做上一桌子印尼菜,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带有黄姜、香兰叶、香茅等香料的饕餮美食。饭后,大家一起跳起印尼传统舞蹈,重温侨队那些过去的时光。
房满英的生活其实是红明居所有归侨们的缩影,他们的祖籍来自全国各地,出生在异国他乡,却选择在红明居扎了根。
第一批归国华侨们曾谱写了《我的家在三门坡农场》《在这里安了家》等歌曲,献给这片他们拼搏过的热土。歌曲记录了归侨们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也表现了归侨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就像歌词说的一样,“我们在这里安了家,从心里爱上这个地方。”
相关链接:
海南文昌文南街:充满南洋风情的百年老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