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有一盏灯为你而留。见习记者傅巍 摄
清晨的报纸温热且散发着墨香;学生拿着心仪许久的文刊合不拢嘴;下班了在路上往袋里塞本杂志……有人说,城市报刊亭是“灵魂加油站”、成长中转站。如今,数字化阅读迅速普及、城市规划发展日新月异,海口报刊亭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灵魂加油站”又为何坚守?
兼售杂货的报刊亭。见习记者傅巍 摄
各类报刊平铺在玻璃台面上。记者李珊珊 摄
“今天报纸卖完了!”11月5日晚,老板娘王大姐吆喝了一句。王大姐经营的报刊亭在龙昆北路,从2010年至今,她每天7时到24时,都在报刊亭里度过。“说实话,经营状况一般吧。”王大姐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单纯靠出售报纸杂志,已不是报刊亭主要盈利方式,亭内还兼卖一些饮料零食。谈及当初经营报刊亭,王大姐笑着说,“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挣钱补贴家用。很多曾经经营报刊亭的人,因为经营不好都转行了,现在看到一些年轻人来买报纸,心里也是开心的。”
手持手机的学生与卷帘紧闭的报刊亭。记者李珊珊 摄
和王大姐一起呆在报刊亭内的,还有她下班过来的女儿,在昏暗的灯光下,来往的行人匆匆而过,母女两人身影相伴而美。而在龙昆南路也有一家报刊亭,经营者朱先生说,“别看我这报刊亭旧,以前可热闹着呢!老年人买报纸,年轻人买杂志。”朱先生认为,近几年来,人们多选择电子阅读,如果能够对报刊亭进行一些升级改造,增加服务功能,可能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
报刊亭让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慢下来”。记者李珊珊 摄
市民柯先生住海甸岛已有二十多年,他说,“海甸二西路这家报刊亭开了很久了,每天吃早餐都会买份报纸,习惯了。”海口网记者发现这家报刊亭有个特点,一棵树伫立在报刊亭前方,半幅的窗户被遮挡,附近居民非但不觉得挡路,反而觉得很凉快。柯先生告诉海口网记者,“夏天会有附近居民去买报纸,就在树下靠着报刊亭和老板‘吹水’,十分惬意。”
报刊亭不再仅仅出售报纸杂志,亭内还兼卖一些饮料零食。见习记者傅巍 摄
部分报刊亭在有选择性的时间段营业,或白天或晚上,有的已紧闭着闸帘不再营业。身处变革时代,报刊亭让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慢下来”,慢到逐渐走向“退潮时代”,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精品文化、文创艺术。“灵魂加油站”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不断被削弱,不该被遗忘的是精神内涵的力量。
记者李珊珊 见习记者傅巍 摄影报道
(海口网11月6日讯)
店主不在,留钱取报。记者李珊珊 摄
相关链接:
报刊亭变“杂货亭” 老旧报刊亭将何去何从
报刊亭,街头温暖的灯火
报刊亭光“拆”可不行
海口报刊亭有新“出路” 将提供取款缴费等功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