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QQ等社交工具被广泛应用,“家长群”这种社交平台上的群组成为全国不少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这一类社交平台既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烦恼。让这一平台保有良性互动,建立规则是关键。
社交媒体并非万能
以往,学校使用的沟通方式,只有家长会或家访。现在,随着QQ群、微信群等社交通讯工具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和家长在群组上的互动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然而,类似“家长群”这种社交平台上却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近日,一则家长被移出“家长群”的事件引发大量讨论。在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老师把一名家长移出了群聊,只因为这位家长没有按照给的标准答案填写调查问卷。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本应为沟通而服务的“家长群”问题频发,炫富、晒娃、投票、打广告等现象越来越常见。
对此,老师和家长都各有苦恼。福建省泉州市某小学的黄老师抱怨“家长群”消耗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她说:“有的家长会先在群里赞美老师,随后提出各种个人诉求;有的家长在群里起了争执,我们得出来调解;有个别家长还会质疑老师的专业性。”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网络沟通工具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承担了家校沟通的部分功能,使用好这一全新沟通平台的关键,是要提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媒介素养能力,使这一新技术能成为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纽带。
平台成员需达成共识
“家长群”出现之初之所以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是因为它搭建了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平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涛说,作为交流平台,老师往往会应学校或教育部门要求向家长传达一些教育政策,此时家长们利用这些平台围绕政策的交流是有意义的,讨论的声音也是宝贵的。
但由于年龄、精力、个性、职业状况和生存状态不同,彼此之间的思维方式会有差异。“一旦大家在群里的交流变得频繁、深入,矛盾也容易因此而产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
吴遵民认为,造成社交平台上出现矛盾和纷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和老师对“家长群”这种平台的性质没有达成共识,对彼此在平台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更没有清晰地认知。比如有些老师认为“家长群”是一个发布信息的通知群,而家长们可能会利用这一平台要求老师更多地汇报自己孩子的情况,当双方对权责的认知不一致时,矛盾也就随之产生。
“设立这些社交平台的初衷是方便家庭和学校之间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互通信息。因此,理想的平台不是一对一的众声喧哗之所,也不应该成为一些人攀比、逞能、谋求私利或推卸责任的‘角斗场’,而应该变成一位或几位老师向众多家长发布信息和通知的‘扩音器’。”吴遵民说。
建立良性机制是关键
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建立良性机制更势在必行。以“家长群”为例,众多地方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纷纷颁布新规,为“野蛮生长”的“家长群”套上了“紧箍咒”。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发布了《静安区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出台了《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杭州市文晖中学最近也发布了“不交流学生个人情况、勿排队点赞”等“家长群”新规……这些规定收获众多“好评”。
专家指出,应当明确和完善社交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功能和机制,探讨如何建立社交网络对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吴遵民认为,“只有发挥好‘家长群’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作用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对孩子产生积极作用。”
社交媒体上的“家长群”是把双刃剑,它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降低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但要营造良好的聊天环境,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遵守网络世界的“规矩”。有专家建议,教师可以建立群规,把群管理好,后期工作就可以轻松很多。比如,规定没有提及一定要回复的通知,家长不必回复;群内不得发任何与班级和孩子无关的信息,不能发广告、链接、红包等。幼儿园教师则可以规定,在上课期间专注于带孩子活动,无法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家长尽量在教师有空的时间交流等。(叶子 杨婧妍 李渊玮)
相关链接:
莫让家长群变成“指责群”“攀比群”
有家长不敢随便发言有家长溜须拍马 微信家长群沦为"人情江湖"?
微信家长群变为攀比群马屁群 老师抱怨:隐形负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