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来自琼海的何女士躺在出生仅30多天的儿子旁,小家伙睡得香甜,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经历重大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在来医院以前,小家伙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如果能提前筛查,何女士或许能早些发现孩子的病。
2018年,国家卫健委率先在全国24个省(区、市)启动“双指标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海南位列其中。11月15日,海南省卫健委正式印发《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广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适宜技术,希望尽早发现患儿,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并计划201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对出生后6—72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免费的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海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免费筛查的省。
漏诊率高重症患儿易死亡 提前筛查成治疗关键
“孩子出生以后很正常,就算爱哭,喝奶少,我们都以为是正常现象。” 10月16日,何女士在当地医院生下儿子,出院后不久,她就发现孩子爱哭,进食少,呼吸也不太顺畅。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陈仁伟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先心病在产前和产后都能检查出来,如果能够在一出生就筛查出来,医生就可以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患儿的死亡率。
何女士带着孩子到琼海的医院看病,医生发现孩子呼吸困难,下半身发绀,检查后怀疑宝宝有严重主动脉缩窄,属先心病,当地医院无法处理。10月30日下午,琼海市妇幼保健院向海南省妇幼健康医联体请求开通绿色通道,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立即派出救护车,在当天下午6点把孩子接到了海口,11月5日,何女士的孩子顺利接受手术,闯过难关。
陈仁伟检查先心病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记者钟圆圆 摄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先心病漏诊率很高。”陈仁伟告诉海口网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先心病患儿出生后都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家长看着表面健康的孩子,也就不会想到要花上百块钱做一个心脏彩超,因此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漏诊情况比较严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