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挑大梁
贡献了全市GDP约85%,80%以上的税收,87%的劳动就业
开栏的话
沐浴时代春风,海口力争做民营企业的“贴心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做好保障,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海口安心谋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系列报道,阐述海口立足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要求,在大力支持、推动产业园区发展,营造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高效的市场环境等方面采取的各项举措,敬请关注。
记者 吴祝好
“民营企业在GDP、劳动就业和税收方面,为海口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11月15日,记者走访海口有关专业人士、民营企业负责人,深入了解了海口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他们一致表示,整体而言,海口民营企业处于健康成长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他们认为,民营企业要借势而为,要勇挑大梁,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
民企解决大半劳动就业
“我们公司近千名员工,超过90%都是本地人。”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峰说,公司去年完成了改制,目前公司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扩大经营,促进就业。
“民营经济占海口半壁江山,民营企业解决了海口大半劳动就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海口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党组书记唐火根告诉记者,对于海口而言,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海口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海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截至2017年底,海口民营企业近9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16万户。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GDP的85%,80%以上的税收,87%的劳动就业。
记者走访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时,企业负责人表示,除了要把企业发展好,还要带头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为民企提供成长沃土
“民营企业好比树木,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是沃土。”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荆洪教授表示,近年来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海口出台了多项政策,为民营经济谋求更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口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不仅促进本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还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进驻椰城。海口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到现在,已有45家外地企业在海口注册落地60家公司。而这45家注册企业中,有中国大唐集团、阿里巴巴、苏宁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3个,中国旅游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项目17个,普华永道、安永等服务机构项目5个,明发集团等知名品牌20个。
服务好民营企业,培育好民营企业不是“现在时”,而是“进行时”。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2018年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出台。被纳入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名单的31家中小企业中,海口市有23家,占比74%;此外,41家中小企业被纳入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备培育名单,其中海口市35家,占比85%。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是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的突破口,旨在引导我市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战略机遇,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金融机构携手民企同发展
沐浴新时代的春风,共享发展新机遇。我市民营企业勇立潮头奋发进取,金融机构携手同行为民企“输血”助发展。
据了解,近年以来,海口引进了多家金融机构进驻,有中信银行海口分行、招商银行海口分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海口联合农商银行、进出口银行海南分行以及兴业银行海口分行等。目前,海口银行类金融机构超过23家。这些金融机构立足海口市实际,借鉴省内外的政策措施,从产业政策、培育资本要素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人才保障等多方面主动开展金融服务,扶持海口民营企业发展。
“开创‘民营企业的银行’战略在全面推进,融资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民营企业的力度在加大。”中国民生银行海口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民生银行22年来与广大民营企业同根同源同成长,一以贯之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生银行已经建立了民营企业的分层分类体系,根据客户规模大小,实行精准服务。
今年以来,民生银行新增对公贷款中,75%以上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民生银行的对公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关链接:
海南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侧记:主动融入时代社会 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