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视夜校为省内外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海南脱贫攻坚工作的窗口
两年心血倾注 精心成就精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种的4亩香蕉全都挂果了”……在11月底播出的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以下简称电视夜校)开播2周年特别节目中,接受采访的贫困户、脱贫户分别用“奋斗”“充实”“上进”“乐观”等词语,对自己的2018年做了总结。
贫困户的灿烂笑脸和肺腑之言,是电视夜校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真实反映,更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喜人成果的生动写照。
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个人及集体进行表彰,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荣获组织创新奖。可以说,2016年11月18日开播至今,该节目已经成为省内外观众了解和关注海南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一扇窗口。
送知识 节目内容能转化成真金白银
作为我省首档脱贫致富类大型公益节目,电视夜校承担着为全省贫困群众提供扶贫政策、种养技术、产销信息、就业需求、诚信文化、感恩教育等各种培训内容的重要使命。为了将电视夜校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两年,电视夜校团队精心挑选、吸收各方面师资力量,共为观众献上了112期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节目。
这其中,既有党政干部讲扶贫政策,又有高校教师和农技专家讲产业发展方向、农业实用技术;既有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两委”干部介绍帮扶办法、帮扶经验,又有基层技术人员示范技术实操、解答技术难题,还有脱贫典型登台讲述自己依靠双手摆脱贫困的励志故事……每期节目都给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你们看,通过收看电视夜校,我学会了养鸡、养蜂、养牛、养羊。”海口市龙华区永东村委会脱贫户王昌黄曾经一对着镜头说话就脸红,如今自信满满:“老师们教的养殖知识,都被我转化成了真金白银!”
树榜样 “三顾茅庐”请出“脱贫之星”
和王昌黄一样,每周一晚上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电视夜校播出的贫困户、脱贫户还有很多。
从我省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收看电视夜校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初到11月底,全省夜校管理员平均签到率达99.71%,贫困群众平均参学率也高达96.05%。
授“鱼”容易,授“渔”难。为了让贫困群众愿意看、喜欢看、看得懂,电视夜校团队为每一期节目倾注了心血——“加班熬夜就是工作的常态。”“两年来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为了拍摄一个片段,我们穿越五指山阿陀岭,路上颠得把胆汁都吐了出来”……
电视夜校导演组编导王鑫羲印象深刻,有一次,为了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番响村脱贫户王国谦到现场讲述脱贫故事,电视夜校团队多次到其家中拜访,还打了数十通电话与其沟通节目流程,“三顾茅庐”方才请出了这位“脱贫之星”。
她还说,不少受邀到场的贫困户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平时说话又多用方言,录制时即使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稿念还是频频出错。每每这时,导演组就要一边安抚贫困户,一边迅速按照他们的语言习惯修改讲稿。一个十几分钟的片段录上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精心塑造精品。王国谦的节目播出后得到热烈反响:“老王讲得很实在!”“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帮扶干部帮我也像帮老王那么卖力,可是我就是积极性差了点,不然也能上电视露露脸了”……
求实效 把服务从屏幕上延伸到屏幕下
两年前电视夜校第一期节目播出时,“961017”脱贫致富服务热线也随之开通。该热线受理群众对帮扶政策、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的咨询与帮扶申请,两年间共接到群众来信来电5.5万余个,生成工单3.9万余个,办结率达99.68%,为农民群众搭起了直通政府职能部门的坚实桥梁。
把服务从屏幕上延伸到屏幕下,是电视夜校这两年来不断努力的方向——通过组织线下相亲活动,他们让不少贫困户“脱贫又脱单”;通过组织线下售卖活动,他们帮助贫困户把农特产品卖出大山;通过组织线下培训活动,他们让贫困户切切实实掌握了种养殖技术……
受到电视夜校线下培训活动的启发,各市县电视夜校工作组也积极开展了本土化的线下培训。比如,屯昌县先后在28个村委会举办了17期扶贫政策解读和产业技术培训课,为1200多人次贫困村民讲授了健康扶贫政策、电商扶贫政策等知识。
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联络员曾纪军说,接下来,工作推进小组将进一步增强节目可看性、趣味性,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进一步用好“961017”热线,更好更快地了解和解决贫困群众的需求及困难;进一步加大线下培训力度,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本报海口12月5日讯)
相关链接:
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听取2018年度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 工作成效考核汇报并进行初步反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