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引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破解环保难题,守护洁净蓝天
琼海找准痛点治理秸秆焚烧
海南益芝祥生态农业公司“吃秸秆”菌包生产线今天正式投产。
这家公司在琼海市嘉积镇黄崖村建生产基地,总经理邹汉亭宣告:“这标志着生产基地正式规模生产。”
琼海水田16万亩,年产秸秆47万吨。“生产基地年消耗秸秆50万吨。”邹汉亭说,琼海全市的秸秆都不够用。
“琼海农民大规模焚烧秸秆历史从此基本结束。” 市委书记何琼妹说。
一直以来,琼海农民不在灶里烧秸秆,就在田里烧。嘉积镇截园村曾是焚烧秸秆重灾区,村民李小香说:“我知道烧秸秆污染空气。但家里烧煤气,秸秆不当柴烧了;埋在田里,带来病虫害。”
“年年大喊口号,但没有彻底解决焚烧秸秆难题的措施,变成空喊口号。”嘉积镇龙寿村也曾是焚烧秸秆重灾区,村支书李树说,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阻止村民焚烧秸秆。
今年4月,党中央作出在海南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海南干部群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方向。今年4月他考察海南时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是喊口号,要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形成符合党中央精神的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何琼妹告诉记者,琼海不再空喊口号,决定引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找准难点根治焚烧秸秆顽疾。
“难点在如何消耗秸秆。”嘉积镇政府负责人说,引入民间资本,开发以秸秆为原料的新产业,“我们用新产业从根子上破解环保难题,守护洁净蓝天。”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菌包和有机肥,在我国是成熟产业。”邹汉亭是安徽投资商,从事有机肥生产10多年,“在嘉积镇兴办海南首家能消耗所有农作物秸秆的企业,看中的是琼海的秸秆原料。”
市农林局副局长雷震说:“用生态循环农业‘利器’,破除焚烧秸秆弊端。”
这家公司有一个顶着“大脑袋”、肚子下面挂大滚筒的“机器人”。“这是花60万元买的全省首台翻抛机,1小时翻抛2000立方米菌料。”公司副总经理陈少云说,筹建大半年来,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购买多种专用设备。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菌包,以秸秆和废菌包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都供不应求,年总产值达5亿元,利润可观。”公司销售负责人刘景祥说。
这家公司从农民手里收购秸秆。烧秸秆烧了一辈子的截园村60岁的王裕珍说:“1亩水田的秸秆卖七八十元,差不多能雇收割机收割1亩水稻了。秸秆能卖钱,不烧了。”
相关链接:
海南联合交叉执法:发现30处烟熏槟榔加工点、46处秸秆焚烧点
海南坚决禁止槟榔土法熏烤和秸秆焚烧行为
新华时评:治理秸秆焚烧要有农民视角
辽宁将对秸秆焚烧防控不力部门追责 情节严重者负刑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