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聊着天,一边还赚钱。”在蒲公英收获的季节,80岁的刘玉兰经常到村头的合作社门前,与周边的贫困户、留守老人一起,坐着马扎、晒着太阳,挑拣蒲公英。“一天能赚好几十块钱呢。”刘玉兰说。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一株蒲公英散开脱贫“满天星”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12-24 19:38

  新华社济南12月24日电 题:一株蒲公英散开脱贫“满天星”

  “一边聊着天,一边还赚钱。”在蒲公英收获的季节,80岁的刘玉兰经常到村头的合作社门前,与周边的贫困户、留守老人一起,坐着马扎、晒着太阳,挑拣蒲公英。“一天能赚好几十块钱呢。”刘玉兰说。

  刘玉兰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陈庄村。这里的多数家庭世代以务农为生,但人多地少,单靠土地讨生活,已无法满足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长清多山,当地不少老百姓常用蒲公英等山野菜做菜、包包子。看到当地山野菜长得比较好,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石英先打起了蒲公英的主意。

  在她的带领下,当地成立了长馨绿野种植合作社、山东耕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周边土地300多亩种植蒲公英,开发蒲公英系列产品。

  一开始,合作社烘制出来的蒲公英茶只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朋友介绍等简单的方式销售。后来,借助电商平台和旅游营销等方式,销售区域已覆盖全国。

  “去年一年茶叶销售了10万斤,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石英先说,接下来,蒲公英酒、蒲公英酵素等蒲公英系列产品也将走出研发室进入市场。

  在长馨绿野种植合作社的展厅里,记者看到,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蒲公英茶饮品。在这里,蒲公英细分后,叶子、鲜花、根等被做成保健茶销往全国各地。

  找到了致富的新门路,合作社开始带领乡亲们大面积种植蒲公英。时值冬日,在陈庄村的一个个大棚里,记者看到一片片蒲公英长势正旺。

  当地村民说,合作社无偿提供蒲公英种子和技术指导,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合同,以每公斤3元的最低价收购。如果收成不好,一亩地合作社给1000元保底。

  陈庄村贫困户张爱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地1年可以长6茬,一茬可生产1500斤左右,年亩产近1万斤。“我这1亩多地1年就能收入1.5万元,今年就能实现脱贫。”

  如今,陈庄村及周边8个村的100多户种植蒲公英,解决了12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当地形成了集蒲公英开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蒲公英逐渐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致富宝”。

  到了采收季节,周边村民到合作社帮着采摘、挑拣,一斤能赚3毛钱。“这活80岁的老太太都能干。扶贫工作就是要结合贫困户、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突出产业扶贫,因村制宜。”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说。

  合作社工作人员说,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养生保健的食材,适用人群广。未来,合作社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与医药行业合作,开发蒲公英更多的用途。

  “不出三五年,吹散的蒲公英将会变成满天星,散落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带动更多的村庄、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石英先说。

 

 

相关链接:

今年全国预计有50%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
贵州江口:脱贫有了“绿色引擎”
山东胶州:“老手艺”助脱贫

 

相关链接:
山东胶州:“老手艺”助脱贫
贵州江口:脱贫有了“绿色引擎”
今年全国预计有50%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
[来源:新华网] [作者:邵琨]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