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 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又彰显了市民的文明素养。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足、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海口生活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
长滨路边,环卫工人将垃圾装运至垃圾转运站。李天平 摄
“我们将加强宣传,提升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刘晓华说,今年,海口将以街道为单位,大力宣传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目标任务、政策法规、分类标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在“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中,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体系,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让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一代人文明习惯的养成。
除了在宣传教育和加快源头分类投放设施配套等方面的“软引导”,海口也在着力推进严格垃圾分类考核评价、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等方面“硬约束”。“‘软硬’兼施,多管齐下,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各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到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到2020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刘晓华说,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不断变化,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任重而道远。
市民建议:
采用奖励方式
增强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处理,人人有责。作为市民,如何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当中?对此,海口市德盛华庭小区居民刘军建议,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鼓励
居民将垃圾分类,并加强对孩子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从小做起,带动一个家庭。
“可以制作带有不同分类标识的环保垃圾袋,分发给社区居民,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如能做到分类处理,那么社区再根据居民日常的垃圾分类处理表现情况进行奖励。”刘军说,小区可以树立垃圾分类处理典型,根据其表现分发对应数量的垃圾袋,既节省资金,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宣传目标,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相关链接:
海口开建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中心 计划明年6月建成
海口白水塘垃圾填埋场将建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中心
海口明年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纳入各区及党政机关年终考核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