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痛!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两弹一星元勋仅余3人在世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1-16 15:44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余3位在世。

  他的名字曾是绝密。

  隐姓埋名几十年,

  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他的一生,只有两次公开亮相:

  一次是1999年,

  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

  国家科技奖颁奖,

  他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他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跟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等

  为国“铸核盾”的功勋科学家不同,

  他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

  没喝过一滴“洋墨水”。

  这位“国产土专家1号”,

  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

  硬是在一张白纸上

  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

  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1

  赤子一腔报国情

  于敏与父母合影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

  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亲都是小职员,

  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能过活。

  在那个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侵略者暴行,

  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童年于敏

 

  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

  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一刻,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

  更切身体味到了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的亡国奴滋味。

  童年于敏(右一)与小伙伴

 

  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

  荡寇平虏,重振山河!

 

  1944年,18岁的于敏

  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

  然而,父亲突然失业

  再也无力供他求学深造,

  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表示愿意资助他,

  于敏这才迈入北大校门!

  于敏(左一)和同学们

 

  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

  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

  夏天,他跑到景山顶上去

  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

  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

  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1945年8月6日,

  “死神”一箭射中了广岛心脏,

  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

  像是魔鬼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

  波及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

  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

  摧毁一座城市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

  被投放原子弹之后的日本广岛

 

  于敏一面被核武器震惊,

  一面感受着自己的祖国积贫积弱!

  1946年,他决定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

  正是这次转系,

  为于敏日后与被称为“魔鬼”的

  核武器较量埋下了伏笔!

 

  三年后,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

  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

  张宗燧的研究生。

  张宗燧是著名物理学家、

  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

  他对学生要求极高,

  讲课从头到尾用英文,

  内容更是深奥难懂!

  在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之时,

  于敏却专找极难的课题挑战,

  他超强的记忆力、

  超群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曾让整个理学院为之惊叹。

  于敏(后排左一)和同学们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在一次代数考试中,

  由于试题极难,

  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

  而有一张成绩单,

  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于敏,100分!

 

  从此,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

  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

  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

  “我教学了一辈子,

  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2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

  此时,身在北京大学的于敏并不知晓,

  他的命运已经随着战争时局和

  国家发展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

  1951年的一天,

  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

  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

  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近代物理研究所。

  接待于敏的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彭桓武先生。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 彭桓武

  当时,这里集中了

  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

  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

  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

  于敏又是唯一没有留过学的人,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攀登

  世界核科学的高峰。

  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

  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

  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这些论文,

  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

  上升到全新高度。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访华,

  当他得知于敏从没有出过国门、

  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

  竟然仅靠独自钻研,

  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

  惊叹他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1号”!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

  崭露头角的时候,

  1952年11月1日,

  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

  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的3846倍!

  一时震惊世界,舆论哗然!

  彼时,中苏关系破裂,

  悬在中国头顶上的

  不仅是美苏霸权主义,

  更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块乌云!

 

  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

  毛主席做出重要指示:

  原子弹要有

  氢弹也要快

 

  1961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

  于敏被叫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

  钱三强开门见山地说:

  “经上级批准,

  决定让你参加

  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时年34岁的于敏,

  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

  耕耘了十载春秋,

  眼看要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的关键时刻,

  组织上却让他转行。

  突如其来的决定,令他始料不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面对祖国的召唤,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

  他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轨道。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

  从接受这份任务开始,

  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

  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国产土专家1号”从此被雪藏,

  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

  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

相关链接:
追忆“两弹一星”功臣袁承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
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高科技企业在海南大有用武之地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聚焦“两弹一星”研发事业
“中国核司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逝世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