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举行。高林 摄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在海口发布
1月18日上午,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海南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根据《白皮书》,我国国际重要湿地主要面临农业、牧业和渔业等人类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威胁。
据了解,中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有57处,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本次监测对象为内地的56处。其中,内陆湿地41处,近海与海岸湿地15处。
《白皮书》内容显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国际重要湿地所在区域降水量保持稳定。近海河口水域的河流汇水和海水顶托总体保持稳定。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土地(水域)类别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情况。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的湿地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云南大山包、吉林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还湿工程。
下一步,中国将强化国际重要湿地监管,加强科研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年度监测机制,实施湿地生态补偿,逐步实现国际重要湿地的精准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的氛围。
海口市林业局与广州、上海有关机构
签署三方共建协议
从六个方面推动
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1月18日下午,海口市林业局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达成共建合作协议。三方决定从湿地管理、迁徙水鸟研究、推动科教宣传联动等6个方面加强共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据介绍,海口湿地、海珠湿地、东滩保护区分别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模范,代表着我国湿地保护和管理的领先水平。2018年,海口市林业局、海珠湿地、东滩保护区共同荣获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此次三方签署共建协议,是为更好推动各方实现湿地保护目标,建立有效沟通、共同合作伙伴关系,以增进各方实务经验、技术及信息交流,实现共赢,形成中国湿地保护范本,为同类型的湿地保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关链接: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海口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