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快建设 有望今年内覆盖该市241个自然村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集中开工的建设项目,三亚市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有望于今年内在241个自然村完成全覆盖。
3月2日,海南日报记者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委会那门村中,看到了正在建设的其中一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工人们正在农田边一个大型的土坑中,搭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建成后每日可处理污水60吨。不远处的村屋猪圈外侧,则有基本建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委会那门村中,工人们正在建设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记者孙婧 摄
现场一名工人表示,对污水量大、容易统一收集管理的村庄,施工方采取农户化粪池+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的方式集中收集处理,对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村庄,则在农户化粪池出水口建设分散式处理设施来处理。
由于农村建设用地不足,这些设施普遍采取地埋式方法建设。污水经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将不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将作为含氮肥水排入农田。
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委会那门村中,工人们正在建设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记者孙婧 摄
三亚市水务局局长马育红介绍,三亚目前共有391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问题急需治理。其中15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随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余下的241个自然村,由三亚市污水处理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业首次采取EPCO模式(即工程总承包+委托运营)建设和运营。
目前这241个自然村中,已有105个自然村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68个自然村建成,争取今年内实现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据悉,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10.18亿元,采取“支管入户、雨污分流”的治理方式,将新建总长273公里的污水管网、576公里长的接户管,并改造29982座化粪池,建设6175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和114集中式污水处理站,以及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电力等附属设施修复工程。
海南日报记者从三亚市水务局了解到,此前,三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建设标准不统一。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将统一建设,建成后交由运营公司统一运营15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恢复三亚农村河网的自净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乡村振兴打好民生基础。
相关链接:
海口龙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期开工·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