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就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2019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未来,还需要继续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此打造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自201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并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同时,相对落后的营商环境却与之不相匹配,甚至一度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掣肘。企业开办难、融资难、退出难等问题,是不少潜在企业家望而却步,以及不少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时候却不是因为企业家的能力不足。正因如此,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才显得如此重要。
想要完成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重要作用,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概念,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使得所有资源各居其位,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效用。然而在现实中,完全的市场竞争是很难实现的。其中,政府在市场中过多的干预,以及企业进入市场时面临的过高门槛等非市场因素,是阻碍市场竞争的关键原因。
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服务企业和公众,为企业提供便利。高效、公平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所在,只有通过“放管服”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市场效率,实现市场公平。
随着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营商环境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数据排名的提升是“放管服”改革效果的有力佐证。在2018年10月底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参加评分的全球190余个经济体中,我国的排名由前一年的78位跃升至46位,这是自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前50。时隔10年之后,我国也再次进入世界营商环境年度十大改进经济体之列。
我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则是企业开办时间缩短、手续简化等各种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便利。在营商环境相比以前得到极大改善、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积蓄能量。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营商环境相比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包括推广多样化办理方式、建立各部门间数据共享、完善收费机制等工作在内,还有着不小的提升空间。而这些内容,在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也被多次提及。
一方面,在新视野下,通过结合数字科技的力量推进政“放管服”改革,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思路之一。线上业务办理流程的强化,是政府进行企业管理时可以大幅提升的环节。在网络技术的覆盖下,各部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更多企业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手续的办理,标准化的流程、智能化的审批以及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办理的特性,将使得企业极大地节省时间,从而集中精力在企业经营与产品服务提升上。
另一方面,高额的税费使得企业经营成本陡增,在资金面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对于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应该予以取消,对于合理的部分,则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收取,实现收费透明化,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缴费缴税负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制造业减税、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率等,提出了切实有效的举措,可谓精准施策。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就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2019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未来,还需要继续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此打造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