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写在第十五届夏季特奥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阿布扎比3月14日电 题: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写在第十五届夏季特奥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郑直
随着圣火燃烧在阿布扎比扎耶德体育城体育场,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来到中东,7500名特奥运动员将在3000名教练与20000名志愿者的协助下,度过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时光。
在首届特奥会举办过去50年之后,2019阿布扎比特奥会历史性地吸引了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当然,外界依然会有这样的疑惑,如此多的特奥选手费尽周折参赛,是否太过“折腾”?举办特奥会,是否只是健全人的一厢情愿或者自我感动?
为什么要举办特奥会?20世纪60年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尤尼斯·施莱弗也未必知道答案。但在家中的花园为数十名智障人士举办了以体育运动为内容的夏令营后,她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难以名状的喜悦。如她所说:“在凄凉苦痛的沼泽里,有光闪耀,有光进入。”
尽管特奥选手的智力或活动能力有所限制,但他们和健全人拥有一样的情感。他们渴望关注,渴望掌声。特殊孩子的世界不应限于家中的四壁,来到阳光下,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们同样值得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刚刚结束的开幕式上,面对全场经久不息的加油声与欢呼,特奥运动员们惊喜的神情与雀跃的姿态,会让人更加明白特奥会存在的意义。
特奥会上,代表团的旗帜并不多见,所有参赛选手都有奖励,融和伙伴可以与特奥选手一起参赛,男女运动员也能同队上场。涂抹掉地域、体能、智力与性别的界限,所有人都只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感受着相同的喜怒哀乐。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武器就是态度,而正是狭隘和偏见从一开始就导致了人类大家庭的分裂。” 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蒂姆·施莱弗如今已从母亲尤尼斯手中接过火炬。他说,终结这种态度,“既不昂贵,也不复杂”。
当传统的观念让宗教与性别等特征成为隔阂,科技的发展让人披上马甲就能在网络上作恶,人类更需要特奥会这样的心灵救赎。成人的躯壳下,特奥选手们依然有着孩童般的内在,对他们的照顾与呵护,让人重新捡拾回对于世界的温情与善意。
当然,特奥会更是一节人生课堂。特奥选手们往往拥有更加激扬的情感与更加坚定的信念。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为了完成一个动作,他们可以不在意磨出的老茧与伤口,只是希望自己下一次在赛场上更加闪光。面对这样的言传身教,健全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如何能够轻易言败,步步退缩?
在特奥会的舞台上,是特奥选手或者健全人并不重要。敞开心扉,平等相待,这里让人体会到人类共有的快乐与感动,也让人找到更好的自己。
相关链接:
平昌冬奥会火炬传递综述:展现韩国科技文化,奥运圣火照亮未来
平昌冬奥会圣火传递启动,往届冬奥会都有哪些特色传递?
平昌冬奥:奥运圣火交接完毕 将于11月1日抵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