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周雨濛)“80后”王萌萌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孔村创业,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梦。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今年带来什么建议?近日,新华网对王萌萌进行了专访。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前左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乡村振兴梦?
王萌萌:六年前,我怀揣着乡村振兴梦来到西孔村,经过实地调研,选择在当地创建现代农业园,以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产业,号召村民一起种植高效益的草莓,种出了产量和特色。如今,我们的草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皖圩”,成为滁州市知名商标。
现在,创业基地已经建成100亩草莓园、50亩蔬菜园、200亩葡萄园,还有300多平方米的育秧工厂,实现了“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四季有果摘”。2018年基地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97户,发展产业13户,户均年增收两万元左右。草莓、葡萄种植为主,与生猪养殖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已成为西孔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
新华网:为什么会选择在农村创业?在创业和带领西孔村村民实现乡村振兴梦过程中,你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王萌萌:毕业前,我偶然在学校工地上看见一位农民工阿姨抱着孩子靠在树边打盹,深受触动,让我想起家乡在外务工的亲戚,便暗下决心,要通过创业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体面的工作。这就是一直激励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的“初心”。
刚来到西孔村的时候,村民们不相信一个“黄毛丫头”能通过种草莓带他们致富,我也伤心迷茫过,但越是困难重重,越是“不甘心”,于是我就自己研究自己种,以实际行动来说服大家。通过这几年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让我看到了振兴西孔村更多的可能。
三年前,我放弃了服务期满返回城市的机会,因为对这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已然充满了感情,毕竟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完成。如今,看到西孔村的变化和脱贫致富的村民,我由衷地感激那个“不放弃”的自己。
新华网:近年来,农村电商和农业科技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梦的方式和途径,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脱贫之后的可持续致富?
王萌萌:借助大数据、电商和科技力量,可以打造农产品品牌,再通过直播等新的销售模式卖到城市餐桌。大数据可以让农民知道市场真正需求什么,然后根据需求甚至锁定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农民按照标准化去种植,通过农业高科技做好品控,从而建立品牌,提高亩产收益。
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应当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将返乡人员创业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应当适当吸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返乡创业提供项目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咨询等专业指导。
新华网: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你带来了怎样的建议?
王萌萌:今年我主要从人才振兴这个方面提出对乡村振兴的建议,因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少,干部对新技术的运用还不熟练,整体工作效率不够高。我希望通过三个层面来吸留人才: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出台政策,引导返乡发展;重视发展,奠定引进基础。
人才的引进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内调动乡贤和大学毕业生返乡任职或创业,鼓励退休人员通过返聘等方式进入农村;中期内对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和到村任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长期内相关部门制定规划,注重科技人才的教育发展,定向培养农村科技型人才。
乡村振兴发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留住人才。对优秀的带头人,应该适当给予上升空间,并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到村任职的村干部或大学毕业生,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年轻人的热情与激情。
此外,做好规划,制定标准,改善工作环境也极为重要。创造条件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才尽其所能,尽显其才。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回流,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点和才能,共同实现乡村振兴梦。
相关链接:
安徽投入近30亿元财政资金助力春耕生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