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博鳌,风纯水阔。“万泉河水清又清”的熟悉旋律响起,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此。
3月26日至29日,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政界、工商界代表和智库学者齐聚这个滨海小镇,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良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博鳌亚洲论坛自成立以来,聚焦亚洲、放眼世界,已成为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高层次对话平台。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博鳌亚洲论坛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逐步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联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海南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本届年会主题是“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这与同舟共济、共同面对挑战的“博鳌精神”一脉相承。
“今年年会的主题和往年具有延续性。”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如是表示,这是因为世界日益紧密相连,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应该共同行动,实现共同发展。
身处博鳌,迎面而来的是浩瀚太平洋的风。
一年前,中国在这里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诺言。
一年后,世界再次在博鳌捕捉到了中国的一系列开放新举措——“年底前完成外商投资法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明年1月1日与外商投资法同时实施”“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将持续扩大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切实维护外商合法权益”……
回顾年会,围绕“开放型世界经济”“多边主义、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两大板块议题开展的“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WTO改革等主题分论坛上,嘉宾座无虚席,碰撞智慧,凝聚力量。
开放、改革、合作,成为各场会议上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共同传递出希望能够维护多边主义,走共同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的有力声音。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持之以恒推进结构性改革,追求发展质量,通过技术创新、流程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来驱动经济的发展等等,是本次年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评价道。
创新驱动 展望未来
5G智能网联汽车、沉浸式VR……当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科技利器”悉数亮相年会时,参与现场体验的嘉宾和媒体代表们仿佛已触摸到未来。
科技,有动力;创新,是动能。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参会嘉宾们普遍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蕴藏在科技创新之中。
“没有比创新更好的办法来推动增长,我们必须要做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直言。
何以见得?数据可佐证:在过去20年中,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种新技术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占到三成。
年会50多场讨论中,在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2050年的汽车”等热门话题思想碰撞的背后,嘉宾代表们共同指向的靶心只有一个,即如何将概念性方向转变为经济发展落地内容,形成新经济、新动能。
对话一场比一场精彩、讨论一轮比一轮激烈。参会嘉宾通过智慧交锋,观点碰撞,共同编织出激发未来发展动力的一致目标。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的增长动力。”与会嘉宾法国达索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尔纳·夏尔莱斯说,每个国家都应敞开大门,在合作中寻求共赢。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这两大有关未来加速的关键词,将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引资引智 海南作答
博鳌有所思,海南有所获。
——论坛上,专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设置的专题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其建设。
“博鳌亚洲论坛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开辟了一个可以讨论、探讨、争论的机会,各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海南从中可借鉴国内国际的优秀经验。”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说。
本次年会还安排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南海主题分论坛等多场海南主题活动,促进海南与亚洲经济体以及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而“海南之夜”主题晚宴,则让八方宾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我省的热情。
——论坛外,在“美丽乡村会客厅”举行的一系列外事引资活动,让众多世界著名企业负责人在田园风光和青山绿水间敞开心扉、感受诚意,共享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机遇。
“将会谈地点安排在美丽乡村,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新风貌,更重要的是,通过海南这种创新外事引资方式,我看到了海南拥抱创新、扩大开放的姿态和态度,这对于培生和海南接下来展开全面合作,意义重大。”英国培生全球战略合作和投资副总裁艾德里安·戈弗雷说。
借力博鳌,引智引资。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会,不仅可以成为世界认识和了解海南的窗口,也可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推力和智库。如今,被赋予了新使命的海南,正见证中国与世界浪潮的激荡交融。
相关链接:
H5|博鳌观点汇
点赞博鳌
优美歌舞点亮博鳌“海南之夜”
博鳌年会安保工作圆满结束 海南1.2万余名警力确保年会安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