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王震将军在行军途中向一野一兵团卫生部部长潘世征提出,要尽快建一所卫生学校。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潘部长。”石河子大学校史馆馆长张素虹指着照片告诉记者,1949年9月25日,就在新疆和平解放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卫生学校在兰州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继之随军西进新疆,发展成为石河子医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把科研扎根在边疆大地上(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4-19 10:17

  原标题:石河子大学——

  把科研扎根在边疆大地上(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墙上一组老照片已经泛黄,70年峥嵘岁月如在眼前。

  “70年前,王震将军在行军途中向一野一兵团卫生部部长潘世征提出,要尽快建一所卫生学校。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潘部长。”石河子大学校史馆馆长张素虹指着照片告诉记者,1949年9月25日,就在新疆和平解放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卫生学校在兰州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继之随军西进新疆,发展成为石河子医学院。

  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四所高校——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石河子大学。70年来,石河子大学在戈壁上坚守,“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为建设新疆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兵团精神 传承育人

  4月3日下午,记者在校园里碰到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退休教授曹连莆和他的维吾尔族弟子艾尼瓦尔江·哈德尔时,他们刚在一家餐馆吃完饭。“今天是曹老师八十大寿,我们一家三口请曹老师和师母吃了馓子、抓饭。”年过半百的艾尼瓦尔江,是石河子大学首位评上教授职称的维吾尔族教师。他与曹连莆情如父子的师徒情谊要追溯到30多年前。

  艾尼瓦尔江上大学不久,父母不幸相继离世。在学校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他逐渐走出悲痛的阴影,1988年大学毕业留校,被分到曹连莆负责的作物育种教研室。

  “曹老师和师母对我格外疼爱,师母曾亲手给我缝制了两条裤子,让我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艾尼瓦尔江深情地说,在教学上,曹老师更是耐心地培养他。他打开手机,让记者看他珍藏了29年的一份教案:那是1990年他第一次上讲台时,曹老师用红笔逐字逐句帮他修改的教案。纸页已泛黄,保存仍完好。

  曹连莆是湖北武汉人,1962年从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主动申请“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当时重新组建不久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回望一生,曹连莆教授伸出四根手指说道:育种、育人。

  “兵团农学院建校之初,除了注重以革命精神育人,在学生才能培养上更是特色鲜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吃苦耐劳品格及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曹连莆说,他们这些指导老师在带领学生实习时,坚持与学生“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查、同为农户做贡献。“正是因为教职工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学生们发奋读书、刻苦实践,使学校在上世纪60年代就培养出了后来担任农业部部长的刘江等一批优秀学生,为边疆建设一线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退休后,曹连莆还常常通过专题报告、讲党课等形式,讲述一代代师生的奋斗故事,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传承兵团精神。建校70年来,石河子大学累计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6.8万余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吃苦耐劳、有韧劲儿”是用人单位对他们的一致评价。

  一流学者 扎根边疆

  在“楼龄”超过一甲子的农学院办公楼里,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怀锋,说起在北京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满是歉疚:多年来,导师一直鼓动自己去内地科研单位发展,但每次都被他婉言谢绝。

  1993年,刘怀锋从原石河子农学院果树专业本科毕业,到中国农业大学读研,毕业时导师一心想让他留校做科研。“我是学院定向委培送出来读书的,做人得讲诚信,我得回去。”刘怀锋说。

  2000年后,刘怀锋又先后在内地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科研项目完成后,导师又劝说他到内地科研单位工作。但刘怀锋坚决扎根边疆,想的是“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民的生活”。

  “做人,还是要有点情怀!”刘怀锋说,老一代兵团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守,今天条件好多了,我们为什么不能?

  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内地高校对口支援下,石河子大学被列入“211”工程,迈上发展快车道。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张金利教授,从2003年起通过校际合作、人才援疆等方式在石河子大学开展工作至今,把自己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石河子大学。

  “不能只讲奉献,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丰硕成果,这是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代斌介绍说,在张金利的带领下,石河子大学申请到首个“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张教授本人也成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夏文斌告诉记者,建校70年来,石河子大学留疆毕业生10.8万余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4.29%。近5年来,学校招收的内地生源毕业生中,有42.53%选择留在边疆建功立业。

  农场教授 造福农民

  “赵老师,葡萄藤上白色的是什么?有些枝条没有挂果怎么处理?”3月30日一大早,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师赵宝龙收到远在南疆和田的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职工热孜亚木的求助微信,紧接着是几张葡萄藤的照片。

  赵宝龙很快回复。赵宝龙曾在四十七团现场指导过,一个月里,热孜亚木多次通过微信与赵宝龙沟通,接受“远程指导”。

  赵宝龙身兼二职:除了承担农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他还是学校“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的一员。每次到科技服务现场,他都要住上一周,每年有两个多月时间在农田里度过,回到学校,他就通过微信等方式对农民“远程指导”。

  接受赵宝龙科技服务的农户增收很快。2016年,他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帮助当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设施果树,一亩地产出约1万元,投入小、见效快,受到种植户欢迎。

  常年泡田间地头,并不能给赵宝龙带来更多绩效,他为何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在85岁高龄的老教授王荣栋家里,记者找到了答案:这是石河子大学多年来坚持弘扬的传统。

  王荣栋教授开门迎我们时,一手扶腰,动作缓慢:“岁月不饶人啊!大前年我去奇台农场为种植户解决小麦倒伏问题,田间的路有点颠簸,腰受了伤。”有人问他值不值?他说,为了农民朋友,吃点儿苦值!

  王荣栋被农户亲切地称为“农场教授”。退休后,他还常常到农场利用晚上时间给职工讲栽培管理技术,有时停电了也没人退场,大家点着蜡烛听课……

  “天山下,玛河畔,有我可爱的校园。育桃李,播书香,悠悠岁月散发芬芳。这里知识在传播,这里科学在照耀……”窗外,石河子大学校歌悠扬。不久的将来,这些高唱校歌的莘莘学子,将成为扎根边陲、建设新疆的生力军。

 

 

相关链接:

几代人挥洒汗水、接续奋斗——
石河子 从荒凉戈壁到宜居之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海口召开座谈会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治理 改造昔日矿坑 今朝公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相关链接: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治理 改造昔日矿坑 今朝公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海口召开座谈会
几代人挥洒汗水、接续奋斗——
石河子 从荒凉戈壁到宜居之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明方 李亚楠]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