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情同一家,守望相助,共奔小康——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敖包嘎查民族团结见闻
4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村民在乡村文化广场跳安代舞。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9日电 题:情同一家,守望相助,共奔小康——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敖包嘎查民族团结见闻
在巍巍大兴安岭脚下,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明星”小村庄,她就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
小村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兴安盟民族团结示范村”等称号。多年来,生活在这里各族村民情同一家,守望相助,共奔小康,写下民族团结感人篇章。
4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傣族媳妇杨丽(左)和婆婆一起做晚饭。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文化广场:共同的舞台、“客厅”
清晨,66岁的汉族大婶王淑春穿上红色蒙古袍,扎起蓝色条纹的腰带,在欢快的四胡音乐里,在文化广场和20多位村民跳起安代舞。
“别看我是汉族,我能跳五六支蒙古舞呢。”王大婶说。在巴彦敖包嘎查,妇女们每天聚在文化广场,汉族教蒙古族扭秧歌,蒙古族教汉族跳安代舞,有时候跳到天黑才作罢。
4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村民在进行篮球比赛。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巴彦敖包嘎查现有人口1031人,来自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满族、傣族5个民族,是多民族聚集村。在嘎查,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约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这是各族村民开展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客厅”。记者了解,村里的文体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人人参与,没有一个人受冷落。
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军说:“我们从来没有把广场当作花架子,而是充分发挥它的聚合作用。”他讲述,建广场时,本可以掏钱请人来建,但村委却组织所有村民共同建设,各民族为“大家庭”出力、人人为“自家事儿”献计,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和感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