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减贫35723人,退出贫困村44个,贫困发生率从34.6%下降至0.22%……在过去的5年里,琼中把好顶层设计“制度关”,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扶志扶智”并重,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减贫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琼中脱贫破“穷局”:5年累计减贫3.57万余人 退出贫困村44个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5-07 08:20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5年累计减贫3.57万余人,退出贫困村44个

  琼中脱贫破“穷局”

  这是一份绵延44年的夙愿——1975年,曾领导白沙起义的黎族领袖王国兴,在弥留之际对儿女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黎族人民的解放,你们要相信党,要团结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治州建设好。”

  这是一份苦干5年兑现的承诺——2014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立下“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军令状。

  跨越历史时空的两个镜头,交汇出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累计减贫35723人,退出贫困村44个,贫困发生率从34.6%下降至0.22%……在过去的5年里,琼中把好顶层设计“制度关”,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扶志扶智”并重,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减贫实践。

  经申请、审核、核查、实地评估检查、公示、审议等程序,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同意琼中退出贫困县序列。对于琼中4000余名党员干部来说,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把好顶层设计“制度关”

  把最好的干部派到贫困村

  历史不会忘记,藏身于琼中大山深处的黎村苗寨,孕育出“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也曾见证“白沙起义”的星火燎原。复杂的自然环境保护了革命火种,却在战火消散后日渐成为阻碍发展的壁垒。

  “老、少、边、穷”,这是过去几十年来形容琼中最多的代名词。面对这块硬到不能再硬的骨头,如何啃下?琼中县委书记孙喆用两个月时间,率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走访44个贫困村,多次召开专题理论研讨,厘清工作思路:聚焦责任压实、聚焦精准识别退出、聚焦党建引领。

  责任压实,从党政“一把手”开始。“我们实行脱贫攻坚党政同责,成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分管县领导协助配合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大队、中队、小队三级战斗体系,创新县领导和帮扶干部‘X+1’驻村工作机制。”孙喆介绍,通过推动人财物向贫困村党组织、贫困户倾斜,琼中形成责任逐级压实、压力层层传导的“大扶贫”格局。

  过去5年多来,琼中4000多名党员干部背上行囊,住进44个贫困村,与贫困户结穷亲,同吃同住同劳动。

  2017年3月,邓海花被琼中卫计委派驻到腰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名扶贫女将拿着本子走村入户,问人口、问收入,很快带着村民们盖新房、修新路,发展起蘑菇种植、鸽子养殖和种桑养蚕产业。

  两年多的驻村扶贫生活,让邓海花晒黑了,也变瘦了,换回的却是全村128户贫困户的脱贫摘帽。

  扶贫干部们用心用情,更要帮准、帮对。翻开2014年的琼中扶贫档案,全县86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生产生活能力、收入来源等情况如同一张“活地图”般徐徐铺开。这一枯燥的数据,正是众多帮扶干部一趟趟到村核户、到户核人、到地核产,用心用脑用情收集而来。

  锁定贫困人口后,琼中紧盯贫困发生率、漏评率和错退率,启动5轮农村户籍人口全面排查,累计新识别贫困人口300户1113人、返贫137户572人,清退3073户12641人,漏评率、错退率均控制在1%以内,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动态全程监管。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输血变造血增强内生动力

  鸟语花香的5月,位于琼中县城东边的百花一、二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百花新村掩映在绿树间,木质栅栏围起蓝顶白墙的新式民居,休憩凉亭、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大伙都说我们是别墅村,美!”赶在今年春节前,村民欧先旭从老村的破旧瓦房里搬出来,也仿佛向过去做了一个告别。

  扶贫效果怎么样,关键看老百姓有没有获得感。在琼中县委副书记张长丰看来,只有真正瞄准短板弱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才能破解“穷局”。

  一项危房改造政策的出台,正是琼中读懂百姓诉求的成果。针对“四类人员”CD级危房,琼中按每户补助不超过6万元标准,落实“五个直观”改造工程,累计解决6409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从“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穷窝挪出来,琼中紧接着一手破解“上学难”,率先在全省实现贫困家庭学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资助全覆盖体系;一手建立健康扶贫“七道防线”,让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

  卸下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的贫困群众,开始一心谋划产业发展。可一没钱二没技术,如何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以种桑养蚕为例,琼中给予农户机耕、种苗、农资及蚕房补贴,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服务,让这一新兴产业很快在琼中呈现燎原之势。

  “政府免费提供种苗,建蚕房、买肥料还有补贴,我就出个工钱而已,为啥不干?”在将自家5亩水田全部翻种上桑树后,长征镇烟园村村民黎德民每年光这一项收入就能达2万余元。不满足于简单地种桑养蚕,如今他和村民们又建起以“桑+菌”循环模式发展的菌菇基地,让全村近400吨桑枝“变废为宝”,通过不断延伸桑蚕产业链,实现“地里掘金”。

  黎德民的故事如同一朵小小浪花,汇入琼中多条腿走路的产业脱贫大潮,印刻着贫困群众从观望怀疑到主动脱贫,再到主动致富的一次次关键抉择。

  围绕桑蚕、养山鸡、养蜂等9大特色产业,琼中采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4种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实施经营主体带动奖补、贫困户以奖代补等政策,深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也为山区群众种下一棵棵“摇钱树”。

  提升环境建立长效机制

  让百姓脱得出稳得住富得久

  5年前,踏上脱贫攻坚路的琼中人或许不会想到,全县人民不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更开辟出一套具有琼中特色的脱贫新模式。

  “摘帽”并不是终点,脱贫的胜利果实,需要久久为功地持续巩固提升。

  按照“2018年脱贫攻坚整改,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2020年脱贫攻坚提升”工作思路,琼中持续常态化帮扶,引导精神物质“双脱贫”,因户施策、全面巩固、精准提升、扩大成果,促进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

  前进道路清晰明确,不仅定了帮扶干部的心,也安了百姓的心。

  “琼中地处生态核心保护区,脱贫致富走的是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孙喆介绍,下一步,全县将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琼中将这枚棋子落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

  聚焦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琼中实现县、镇、村、组、户全硬化,农村公路畅通率达100%、安全供水普及率达98%,光网千兆到镇(区)、百兆入村覆盖率100%,燃气“气网”进村试点工作全面铺开,14个村庄实现通气,以气代薪初步形成。

  “三清三改三化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展开,琼中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及畜禽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进一步改造农村厕所、村庄道路及农村危房,开展村庄美化、绿化、亮化三大行动,勾勒出一处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富美乡村“靓丽颜值”。

  站在新的起点上,琼中编好“麻花辫”、打好“组合拳”,以快速发展的姿态跨入新阶段,为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

省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
“志智双扶·感恩奋进 增强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论坛举行
保亭“脱贫攻坚惠农超市”:“以分换物”换脱贫新动力
琼中贫困村脱贫出列背后:“扶贫+”好招频出效果佳

 

相关链接:
琼中贫困村脱贫出列背后:“扶贫+”好招频出效果佳
保亭“脱贫攻坚惠农超市”:“以分换物”换脱贫新动力
“志智双扶·感恩奋进 增强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论坛举行
省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梦瑶 于伟慧 秦海灵 陈欢欢] [编辑:李谢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