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扔论文”砸中学术管理痛点
"一篇论文要走到答辩现场,需要经过选题、开题、写作、查重、盲审等多个环节。会引起老师用‘扔论文’这样极端手段表达不满的,很可能是学术态度不端正或者错词病句、抄袭等‘低级错误’。其实,这些问题本该在论文进入答辩程序前就被消灭。”
近日,在广东一所高校的毕业生答辩现场,一位教师严批台上学生,还把论文扔向学生。按常理看,这位老师的行为多少有些“粗暴”。但网络评论却“一边倒”地站在了老师一边,大家纷纷肯定老师严格的态度,批评学生论文太“水”。这些学生的论文内容和水平究竟如何,还未见报道。不过,该校人员证实,老师扔论文的起因确为学生答辩准备不足。
即便不纠缠于论文本身优劣,网民评论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让人深思的地方。一方面,一些毕业生论文写作态度“不走心”、行文“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甚至出现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等行为。此前爆出的翟天临博士论文抄袭,以及由此曝光的多起学术不端事件,就是典型例子。相较而言,本科毕业论文数量更大,牵涉面更广,存在的问题或许也更加复杂。前两年就有媒体报道,某高校几乎所有学生的论文查重都不达标,论文质量比较粗糙。另一方面,当前的舆论似已形成惯性思维,即当前毕业论文尤其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一旦有老师站出来批评某篇论文,大家就会自动站队,此时,老师采取的方式、态度是否合情合理,反而容易被忽略。
笔者以为,在一定意义上,后一方面更值得深思,因为它直接反映出公众对教育与学术现状的心态。如果任其长期累积演变,必会伤害教育生态和学术生态。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固然需要舆论引导,但根本之道还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科毕业论文则是检验本科阶段教学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认真对待本科毕业论文不仅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也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2018年,教育部对“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作出了专门的部署。“扔论文”事件虽然只是个案,但正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暴露出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的要求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按照规范的流程,一篇论文要“合乎逻辑”地走到答辩现场,需要经过选题、开题、写作、查重、盲审等多个环节。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来到答辩会上的论文,或许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这些不足所提示的应该是论文论题范围内进一步学术开掘的可能,而不是科学精神缺乏、学风不正、科研素养缺失等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个人禀赋、学术积累阅历方面的问题,老师都会本着爱护年轻人的态度给予理解,会引起老师用“扔论文”这样极端手段表达不满的,很可能是学术态度不端正或者错词病句、抄袭等“低级错误”。其实,这些问题本该在论文进入答辩程序前就被消灭。这样,在答辩现场,老师才能把重点聚焦于论文的学术水准。
可以说,广东这位老师扔出的论文,砸中的不但是当前本科论文质量的痛点,还有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的软肋。这也提醒我们,毕业论文管理的关口应进一步前移,每一关的职责应进一步落细压实。论文只有在不同关口反复“墩苗”,才不会在最后关头被“扔”向讲台。也只有这样写就的论文,才可能成为学生走上社会的能力凭证,或继续学术生涯的坚实台阶。
相关链接:
学术管理须增强服务意识
论文可“退位” 学术水平不能“降级”
斩断论文代写代发产业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