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19日电(记者徐弘毅 石龙洪 王攀)从媒体融合,到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再到携手探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合力提升国际传播水平……在19日召开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众多媒体人士、专家学者热议三地的传媒产业发展前景和热点问题。
在与会人士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成果和探索实践,正在为三地媒体提供更加广阔的报道空间,而三地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将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提供关键助益。
着眼大湾区建设 加快媒体融合创新
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大湾区媒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通过组织重构、流程再造,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发展,仅移动客户端“南方+”下载量就突破5400万次。“传播载体、渠道的建设,传播手段、方式的创新,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大湾区,携手港澳同行,为建设一流湾区贡献更多的媒体智慧和媒体力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刘红兵说。
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郑广宁认为,5G、4K、AI等新技术给广电带来革命性变化,融媒体更丰富了传播形式,拓展了传播的渠道,“这将有助于解决以前三地广电媒体之间传播上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作为香港的主流英文媒体,《南华早报》超过70%的读者来自海外。《南华早报》总编辑谭卫儿说,讲好大湾区故事,媒体不仅要为有意来大湾区投资的商界读者提供资讯,也要关注普通读者,“准确、客观、平衡地报道潜在机会,推动存在问题的解决,这是我们媒体应尽的责任”。
丰富湾区人文精神 共建人文湾区
共建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多位与会嘉宾提出,粤港澳三地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共建“人文湾区”有着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是大湾区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
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说,大湾区既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又具有包容开放、多元共存的文化性格和开放进取的人文精神。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说,规划纲要提出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是对澳门的肯定,也赋予澳门重大使命。
“澳门与内地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穆欣欣说,澳门将发挥好中西文化长期交融优势,将中葡文化交流做深做实。
香港商报社社长陈寅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媒体发展基金和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工作者潜心创作,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浓郁的湾区人文氛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立足“一带一路” 提升国际传播水平
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媒体峰会上,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媒体人士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媒体应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提升国际传播水平,为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是中国日报香港版副总编宋平的直接感受。她说,面对外部的信息需求,大湾区媒体要勇于跳出“舒适区”,以快速和深度的媒体融合,抢占国际传播阵地,同时也要加强与境外主流媒体合作,形成传播合力。
“建议形成大湾区的英文网站矩阵,在全球海量的英文信息中,放入更多的中国自己的英文信息。”她说。
新媒体同样看好大湾区和“一带一路”蕴藏的传播潜力。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介绍说,短视频正在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从超级工程到日常生活,快手700万名大湾区日活用户制作的短视频为“一带一路”受众更好了解大湾区提供了重要渠道。
展望未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为大湾区培养新型媒体人才提供了重要契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能够坚守国家立场、坚定国家认同的传播人才,需要具有全媒型理念和能力的传播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对话能力的传播人才。
“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建立综合性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媒体人才‘走出去’。”他说。
相关链接:
南方电网快速高质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