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这一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享受节日的快乐,但是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安全知识?各位家长们请关注儿童安全,带孩子出去游玩,一定要欢乐出行,远离安全隐患,安全归来!
儿童外出乘车安全
倒车盲区
身材矮小的儿童处于车身附近位置时,很容易进入驾驶员的视觉盲区,进入车辆盲区的儿童很难被驾驶员发现。
☀ 车窗、天窗
孩子把头探出窗外,一旦遇到车辆往来密切或车外无法预料的状况,往往来不及反应,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把手或头伸出窗外。
☀ 车门安全锁
儿童安全锁是为了防止儿童在行车中突然打开车门而设置的,避免儿童无意中打开车门造成的危险。带孩子乘车时一定要注意开启儿童安全锁。
☀ 安全带、安全座椅
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如果给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绑得太紧,在发生碰撞时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因此,正确做法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 孩子锁在车内
不要单独把孩子锁在车内,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中暑,甚至死亡。
☀ 孩子坐前排
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或者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驶位置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孩子就会往前冲撞向中控台或者前挡风玻璃。安全气囊也会对儿童构成危险,气囊弹出的冲击力相当于炸弹,足可导致儿童骨折甚至死亡。
儿童外出防拐
一、拐卖儿童常见的四大骗术
● 假冒熟人:“我是你妈的朋友王阿姨呀,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接你回家”等等。
● 物质诱惑:犯罪分子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来诱饵小孩。
● 盗窃抢劫:趁着大人看管不严,将孩子偷走或者拐走。
● 利用善心:有些骗子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采用让他们带路的方式进行拐骗。
二、拐骗儿童的高发地
● 购物场所:由于商场、市场等购物场所的空间大、人群密集,家长有时忙于挑选购物,容易忽视身边的孩子,给拐骗者有可乘之机。
● 车站:带孩子出门在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遇到“好心人”,一定要心存戒备。拐骗者往往是一些看起来和蔼可亲、易接近的形象,会让人放松警惕,在家长带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就会伸出“黑手”。
● 游乐场所:家长需要格外警惕,因为这些场所流动人员多、场地开阔、身心易放松、视线易分散,有些拐骗者会利用同龄孩子以一起玩耍为借口,进行拐骗。
● 住宅小区:小区里遇上攀谈的人,忽略了孩子,或是有预谋地和家长接触一段时间,等产生信任后,伺机把孩子拐骗走。
● 餐厅里面:餐厅里人多杂乱,空间狭窄,会给拐骗者留下机会。
三、孩子们可以怎么保护自己?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孩子思想单纯,对任何人都没有戒备心,平时要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信不熟悉的人。如果一个陌生人说他需要帮助,可以告诉孩子让他去找大人帮助。
● 不接受陌生人礼物
拐骗者往往利用一些小诱惑来吸引孩子,达到拐骗的目的,所以父母要特别教育孩子,拒绝接受陌生人的物品,学会抵抗诱惑,即使是曾经见过的人,也不要轻信。
● 教孩子进行反拐骗练习
平时父母要尽量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对孩子进行教育,结合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导,增强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
逛商场小心扶梯伤人
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家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小朋友,家长带领孩子逛商场时,不要一时放松忽略孩子安全,格外注意扶梯安全。
① 家长注意看管孩子,不要在电梯打闹。
② 不让孩子单独乘电梯,更不许逆向搭乘电梯。
③ 搭电梯时家长应盯紧孩子,最好让他们站在自己的正前方。
④ 不要踩在黄色安全警示线以及两个梯级相连的部位,更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以免摔倒。
游乐场里的安全隐患
六一儿童节,很多家长们会带着孩子到游乐场里痛快地玩一天,在孩子畅快玩耍时一定要注意身边的安全隐患。
➤ 小心蹦床伤孩子
水床、充气蹦床,看似安全,很容易导致跌倒伤害。当很多人在蹦床上一起玩,如果被撞在胸口上,有可能使胸口软组织受伤,重者会肋骨断裂。一张蹦床上,孩子越多,危险系数就越高,碰撞及踩踏意外就会更多。
➤ 2、玩秋千握紧绳索
在孩子玩秋千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握住秋千绳索,以防秋千荡起时将孩子甩出去,不玩的时候,要等秋千完全停住了再下来。另外,要告诉孩子,经过秋千旁边时,一定要绕着走,以防被荡起来的秋千撞到。
➤ 3、玩过山车时孩子别中途站起来
在孩子坐儿童过山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害怕,家长要嘱咐孩子中途不要站起来,更不要解开安全带。在孩子坐上过山车后,家长切记仔细检查其安全带是否扣紧、系牢。
提示:
一定要让孩子熟记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
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
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