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捐献的明昌塔遗迹建筑原件将军头像。记者 史瑞丽 摄
唤醒城市记忆
到近代,明昌塔更是当时府城地区一处远近闻名的人文景观。
但不幸的是,明昌塔遭受了两次严重破坏。第一次破坏在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即1605年7月13日午夜。那晚,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给明昌塔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琼台福地遗址研究会会长薛武鹰告诉记者,当时只是部分地方受损,整体结构没有损坏。
另一次重大劫难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1944年,日军下决心派兵强行拆塔。然而,当拆到第四层,日军发现塔肚内蜷缩着两条大蟒蛇,惊惧之余,只好放弃,匆忙撤走,宝塔残留半截。
日本投降后,残存的塔体没有修复,半截明昌塔一直保存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当地群众拆塔取砖建猪舍,发现塔基有铜鼎一尊,残碑一块。
薛武鹰是少有的曾经登上过明昌塔的老海口人。“我在1957年曾爬上过明昌塔,当时跟随我姑姑前去,对当时塔上的窗户和台阶记忆犹新。后来塔身被毁坏,就再也没有机会爬上去了。”
一直以来,美舍河周边居民强烈呼吁挖掘和修复美舍河文脉。
美舍河沿岸重要历史文脉发掘和修复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海口市在治理美舍河生态的过程中,于2017年4月25日在苍屹湖发现了仙人洞,让沉寂了400年,明万历年间海南副总兵邓忠题写的“石室仙踪”遗址重见天日。
由此美舍河周边群众更加期盼重建明昌塔。2017年12月21日,300多名居民联名致信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重建明昌塔,唤醒城市记忆,恢复历史遗迹的请求书》,希望能重建明昌塔,与沿河而下的“石室仙踪”、五公祠、骑楼老街等历史记忆一起复兴美舍河文脉。
海口市琼山区巴伦村市民代表徐中良说,他在村里征集大家对于重建明昌塔的意见时,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激动、兴奋。“明昌塔是海口官风廉洁、文风兴盛的象征,承载了海口人的记忆,政府对其进行重建是顺应民心。”
“我们大家都会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为修复古迹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世世代代家住在美舍河周边的老居民,徐中良对海口充满感情,海口的每一点变化和发展他有目共睹。他说,从小时起,老一代就与他们讲起明昌塔的辉煌故事,可现在已不存在了,非常令人惋惜,但文脉不能断。
听说明昌塔重建,薛武鹰还告诉了记者一个令人感动的事:“今年春节,一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老人找到我,捐献出来明昌塔内的一个将军头像。”薛武鹰说,老人今年八十多岁,知道他在琼台福地遗址研究会工作,就把将军头像委托他捐赠出来。据老人讲述,当年大炼钢铁筑高炉时,群众用锄头挖,发现了一些明昌塔遗迹建筑原件。老人的母亲当时告诉他,这些东西很宝贵,要保护起来。但群众用锄头把佛像砸坏了,他悄悄用脚把佛像踢到了草丛里,晚上偷偷捡回来保存好,一直珍藏到今天。看到明昌塔要重建,就捐了出来。“我一直等待机会,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这位老人一直关注着明昌塔建设。
这件头像,如今也是保存下来的重要文物。此外,明昌塔残骸遗迹仅存“观文成化”和“臣许子伟稽首敬祝”两块残碑,但相关历史材料和文学作品保存较完好。
瓦灶村的村民孙发智得知要重建明昌塔,十分兴奋,他和附近几个村的老人都很高兴,大家都直呼这是好事儿。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周边村民热情拥护和支持,主动无偿捐赠明昌塔原有文物12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