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正在加快孕育新的发展动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在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逐渐发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自主进行区位选择,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分布,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分工和资源跨区配置的效率,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向内生驱动转变。
长三角目前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且具有人口规模优势,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很可能排名进一步提升。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若要跃升,一体化势在必行,不论从全球经济发展历程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区域协同都是大趋势。随着长三角各地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发展共同体,长三角一体化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翻开了全新的历史篇章。
产业一体化 “共同体”建设不断提速
深入研究发现,充分释放和有效发挥城市、园区、企业等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走向平等的、优势互补的多元联动模式,将为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去年以来,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一个个跨行政区的“共同体”建设不断提速。
2018年年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12月30日,规划16.5平方公里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今年3月,园区正式发布产业规划,15个专项规划全部完成评审。今年5月16日,由平湖、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共同发起的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将联合创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应明确各地区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定位,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区域产业链的重点发展环节,拓展产业链融合发展,促使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与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以园区共建、对口帮扶、新型“飞地经济”等多种模式,发挥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强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进而消除地区间的产品和要素流动壁垒,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
绿色一体化 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绿色一体化是指区域城市间绿色发展水平的平衡与趋同化,是地区间各具结构特色的绿色发展程度的相近化。绿色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在长三角地区广泛普及,绿色已成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
2018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为74%,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2.4%,比去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18年1-12月,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10-12月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8%;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4个城市是舟山、温州、台州和黄山。
开启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进程,要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推进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方面,建立长江生态补偿机制,激发沿江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探索长江分级保护制度。除此之外,还需建立长三角地区政府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引导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和企业发展,协商解决实际问题,弥补绿色发展的短板,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加强相互协调和对接。再有,各地在进行地方性环境立法前,应充分征询相互意见,避免地方性法规相互冲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共抓、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
交通一体化 点多面广立体发展
都市圈作为资源在城市与城市群之间实现跨区域优化配置的又一空间尺度,是城市合作突破行政边界、区位导向性政策精准施策、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空间单元。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现代交通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带来了生产要素突破城市行政边界、实现跨区域的优化配置,加速了核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融合发展的进程。
长三角轨道互联互通积极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2018年12月底,“沪杭甬”作为首批互联互通城市,成功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推行奠定基础。随着江苏、安徽的正式加入,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一体化的新格局轮廓开始呈现,切实落实了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审议并原则同意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质上是要中心城市与圈内其他城市间形成竞合并存、互为依托、交互影响的有机发展整体。加快跨区域不同等级公路衔接、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将有助于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有效支撑都市圈有序联动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点多面广,必须抓住基础性、关键性的领域与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从硬件到软件,从基建联通到制度打通,这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臧梦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相关链接:
区域协调的浙江模式:绿色共享演绎升级版“山海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