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环保理念记于心见于行 江东新区有了首个垃圾分类宣教站
演丰中小学生将回收来的塑料垃圾带到环保站,用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 记者曹马志 通讯员李金龙 摄
“1斤黑糖,3斤果皮,10斤水,垃圾分一分,做成环保酵素,可有用哩!”7月17日下午,在江东新区演丰镇演东村,村民李兰英从厨房拿一大把废弃菜叶出来,并没有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是将它们放进一个塑料桶内制作酵素。
在演丰镇,许多村民都记住了这个“1:3:10”的比例,通过使用菜渣、果皮等垃圾,经过简单的流程发酵制成液体,不仅可减少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酵素可用来洗衣、洗车、洗澡、洗地等,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
从垃圾直接丢,到逐渐学会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演丰镇环保教育站多次参观体验后,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慢慢改变原来的生活观念,养成更加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将垃圾分类理念记于心用于行。
“垃圾分类,不仅城市要行动,农村地区也要跟上去,美丽乡村离不开靓丽环境。”江东新区演丰镇镇委委员李慧兰说,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美兰区今年2月启动环保教育站建设,5月20日,该环保站正式投入使用,系目前江东新区首个垃圾宣教基地。
17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该环保站位于演丰镇敬老院侧门,主体是一座木结构小房子,整洁宽敞,室内设立垃圾分类知识宣教区、环保物品展厅、垃圾分类小游戏区等多个功能区,室外有家电拆解区、环保分类区等,总面积近100平方米。
“通俗易懂,实用易记。”在环保站,李兰英对“环保十指口诀”印象深刻,她向记者展示这个更为细致的垃圾分类法,“张开双手,从左手的小拇指开始,一直到右手的小拇指,每个手指一个字,跟着我念:‘瓶(塑胶瓶)、瓶(玻璃瓶)、罐(铝罐)、罐(铁罐)、纸(纸类、纸容器)、电(电池、日光灯管)、1(衣物)、3(3C产品)、5(五金制品)、7(其他)’。”
李慧兰介绍,为了用好这个垃圾分类阵地,演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理念,聘请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海口市绿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简称绿涯公益)负责环保站日常运营。同时组建了常态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环保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由镇村干部、大学生、爱心市民、热心村民等构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环保站为阵地,进村入户,不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宣教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中,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环保站启用近2个月以来,带来许多新气象。据绿涯公益负责人李金龙介绍,目前,该站已成为演丰镇重要的环保宣传“窗口”,已吸引近千名村民现场参观学习,是深受演丰中小学生喜爱的“户外课堂”。此外,已开展20余场入户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发放1200余个环保塑料袋,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经过持续的宣传发动,不少村民自发将家中的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送到环保站,甚至有老人主动到环保站当志愿者,义务进行回收家电拆解和可回收垃圾分类。
相关链接:
海南不断创新旅游文化推广方式 开启旅游目的地营销新时代
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力量”奏响八音曲
风雨70载,今朝看山东——6分钟认识新时代新山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