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技术、品种
流向海南岛
到了1993年,当时的海南岛,房地产开发已经疲软,国内外不少企业瞄准海南天然大温室的优势,开发热带高效农业,海南逐渐兴起了农业综合开发热潮。
王美志还记得,当时的澄迈金江、福山等地,拖拉机、推土机穿梭在荒坡、滩地上,平整土地,开发池塘,大规模地兴建热带果园、菜地、大型养猪场、鸡场等等。开发热潮从北部的海口、澄迈,南部的三亚、乐东开始,逐渐辐射到全岛,不少市县外出招商引资,向内扶持本地农民,以“公司+农民”“企业+农民”等多种形式连片开发热带农业,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基地。
根据数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6年,全省万亩以上冬季瓜菜生产基地20个,其中有11个基地开发种植面积达到3333公顷以上,瓜菜总产量达到200万吨,总产值增至28亿元。在当时全省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热带高效农业成为一匹“黑马”,市场影响力从祖国最南端辐射到全国各地。
1988年,台商陈利通从台湾来到三亚,在三亚市郊承包200亩土地,试种从台湾带过来的无籽西瓜、金蜜瓜和白蜜瓜。由于没有工业污染,三亚种出来的瓜果,品质比台湾还要好。从此,陈利通的三合利农业公司的种植范围从三亚拓展到乐东,种植面积从200亩扩大到4000多亩。
台湾岛、海南岛,同为祖国的两大宝岛,光热资源条件相似,但当时的台湾岛,开发热带高效农业已经走在前头。海南建省后,不少台商携带优良品种、技术来海南开发农业,开启了琼台农业合作往来的历史。不仅仅是台湾,许多国内外的企业都意识到,海南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天然大温室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是资金、技术的最好流向。
1993年,海南恒泰集团在昌江开辟700公顷芒果园,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并引进美国先进技术设备,使芒果保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海南的芒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0万亩,居全国第一。
1996年,日本东洋水产有限公司引种日本地瓜种苗,在澄迈县桥头镇投资种植沙土地地瓜。东洋水产公司的地瓜品种优良,但缺乏品牌效益和带头人,后来被当地的大学生王文克嗅到商机,回乡创业,种植地瓜,打出了桥头地瓜的品牌。如今,桥头地瓜已经抢占登陆国内高端地瓜市场,一斤地瓜最高价能卖到26元,亩产值过万元。
海南瓜菜叫响全国
每年的12月,是王美志最忙碌的时候。他要从田间地头,督促采购瓜菜,打包装车,再运送至新港码头。码头上车水马龙,满载冬季瓜菜的大型货车乘船到琼州海峡的另一端,又开始马不停歇奔赴全国各地,近至广州、深圳、南宁等华南地区城市,远至乌鲁木齐、哈尔滨、呼和浩特等西北、东北地区城市,把青葱翠绿的瓜菜送到各大农贸市场、大型超市。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早我好、人喜我种”,海南人对发展热带瓜菜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每年政府农业部门要组团北上,考察各大农贸市场,了解品种、技术以及消费需求喜好,再回来指导农民种植。每年的冬交会,也是全国各地瓜菜采购经销商的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汇集一起,互相交流采购、种植等市场信息,并签下采购订单。
从事了30年的瓜菜行业,王美志总结出不同省份对海南的瓜菜各有偏好。比如北京人喜欢海南的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北京最大的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专门为海南的香蕉、芒果设立了批发专区;浙江人对海南的番石榴青睐有加;喜辣的四川人则最爱海南的辣椒,每年要采购20万吨到30万吨的辣椒。
随着近年来的消费升级,绿色安全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共识,这推动着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南农业也必须走绿色高效的发展路线。近年来,我省还着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守住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冬季瓜菜种植上,我省从“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方面入手,严把“农药关”“检测关”“出岛关”“市场关”“标准品牌关”“责任关”等六关。
比如,保障瓜菜的质量安全,我省减施化肥和化学农药,增施有机肥和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形成水肥结合、种养结合、耕地质量提升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相结合体系。我省还创建了“批发专营、零售许可”农药经营管理体制,实现农药电子监管,实行省、市县、乡镇、田洋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全国人民打造放心的“海南牌”农产品。
“以前,很多外省人来海南就不想走了,觉得这里的瓜菜新鲜好吃。现在啊,他们在家随时都能吃到海南的新鲜瓜菜了。”王美志说,从事瓜菜行业这么多年,他也遇到波折重重,但依旧充满干劲,他和成千上万的海南农民一样,继续踏实地种瓜菜、卖瓜菜,希望全国各地的百姓餐桌上都能吃上海南的新鲜瓜果蔬菜。
相关链接:
海口琼山红旗镇“家门口”送实用农业技能培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