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赠面积”被认定“违建”,“豪宅”质量堪称“豆腐渣”……“花式”售楼宣传里有多少“坑”?
每平方米近10万元买的“千万豪宅”,卧室、卫生间竟是违建;所谓“豪宅”墙面竟未填实……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开发商通过虚假宣传、不实承诺等花样忽悠购房者,消费者权益受到极大损害。近期,多地加大对开发商销售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花式忽悠:送面积、配名校学位、豪宅……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各地一直在严查房地产市场各种销售乱象,但忽悠消费者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花样百出。
——号称赠送面积,其实是“偷面积”的违建。上海市普陀区“中骏天誉”的多位业主反映,开发商在售楼时将赠送面积作为卖点,交付后却发现,这些赠送面积被监管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无法办理产权证。
记者看到,业主吴先生提供的楼书上明确标有“半赠送”“全赠送”字样。据了解,“半赠送”即赠送原有房屋面积一半,“全赠送”即赠送原有房屋同等面积。
业主蔡先生告诉记者,2018年房屋交付,同年6月,有关部门认定小区部分房屋“附有违法建筑”,在拆除违建前,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相关房产登记。“买房时开发商主推的就是赠送面积,没想到被忽悠了!”蔡先生说。
——私下承诺配套“名校学位”,实现不了变普通学校。重庆市民林女士在渝北区一楼盘购入一套新房,销售人员称业主子女可以就读巴蜀小学和重庆八中两所名校。为了让业主放心,开发商还将双名校学位指标写入购房合同。但一年后,开发商广告中的“名校”字样悄然撤下,承诺的“双名校”变成了另外两所普通中小学。林女士说,当初买房就是冲着名校学区来的,一套房子要比周边贵上二三十万,“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
——号称“豪宅”,房屋质量却堪比“豆腐渣”。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瑞虹新城悦庭”,号称“国际级巨擘规划”的“艺术豪宅”,销售单价高达每平方米十余万元。然而,13号楼一位业主在交付后却发现主卧不隔音,敲开墙面后看到墙内并未填实。开发商瑞安房地产承认“施工环节不完善,存在质量问题”,正在与业主商讨赔偿方案。
销售人员“打一枪换一地”,口头承诺、宣传广告难兑现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开发商失职或营销误导给业主造成困扰,主要依靠双方协商解决。不少被忽悠的购房者陷入维权困境。
记者在“中骏天誉”一些房子看到,有的厨房是由阳台改造而成,有的户型甚至连主卧、次卧、卫生间都是违法建筑。不少业主告诉记者,要想办理产权证就要进行改造,但改造难度很大。业主蔡先生说,开发商“搭违”现在却要业主“背锅”。
记者梳理发现,购房者维权难点主要有: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交付后开发商拒不认账;宣传册内有显示,但合同内未注明;合同里虽然注明,但开发商不执行等。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松认为,楼盘销售员在售楼过程中,往往口头夸大承诺,如附近有在建小学、商业配套等,但此类承诺并不会写入购房合同。“按照司法解释,宣传单页、海报具有和购房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
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不少楼盘开发商聘请第三方销售团队代销。“销售团队‘打一枪换个地方’,完成指定的房源销售比率就撤了,置业顾问做的口头承诺,后续开发商自然不会认账。”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表示,针对宣传册或合同里注明的条款未能兑现的问题,购房人有三种维权途径:一是与开发商或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予以解决;二是向相关行政部门及消协进行投诉、申请调处;三是按照购房合同或其他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
多地加大对违规销售行为的处罚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制约开发商夸大宣传、任性违约最有效的手段,是提升监管力度,增加其违约成本。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地加强了对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银川市政府近日集中约谈了43家涉嫌虚假宣传的开发商,要求其立即进行自查整改。涉事房企违规内容主要为:售楼部沙盘和样板间展示、销售人员介绍、宣传彩页、微信公众号推广、围挡等内容与实际不符;擅自宣传政府未规划项目、夸大物业品牌、以学区房为宣传噱头等。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拒不整改的企业将顶格严厉处罚,处罚结果将向社会公示,并实行全社会联合惩戒。
针对开发商“偷面积”的现象,多地出台细则予以限制。如南京出台规定明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图纸应按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标注各类建筑功能,不得出现“入户花园、空中花园、活动平台、设备平台”等标注。
目前,成都市住建局对进行虚假宣传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给予扣减信用分,暂时关闭网上签约权限,纳入行业黑名单,暂停办理住建系统相关业务等处罚。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各地政府应针对开发商各种失信行为出台措施,对于失信开发商及其相关人员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行业和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融资信贷、个人消费等多方面进行惩戒,发挥“失信黑名单”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做到一朝失信、处处受限。
相关链接:
离职售楼员没房源却帮人“买房” 骗走购房人167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