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海口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火山口公园感受火山文化、在五源河体育场看专场演出、在市民游客中心逛展览、在骑楼老街怀旧……近年来,不少市民游客惊喜地发现:海口的文体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了!
海口市民符萍岚平常很喜欢音乐剧、话剧、演唱会等各类演出。前不久,她在网上预定了歌剧《猫》的演出票。她对此充满期待,“这种国际性歌剧来海口巡演,也说明海口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国际化了。”
产品多、国际化无疑是海口文体旅游近年来呈现的趋势。
首届海口国际戏剧周、海口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中国家庭帆船赛、首届30+国际艺术设计周等大型活动纷纷落户海口,长影环球100等项目的建成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旅游产品选择,国际航线的开通拉近海口与各国的距离。
“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表示,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艺术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海南是广大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业,有利于海南艺术产业发展。”
融合发展是海口文体旅游的另外一大趋势。
“全市旅文部门重点在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交流融合等6个方面下功夫,推进工作机制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海口市旅文局党组书记王如龙介绍。
今年以来,海口不断加强文旅融合的战略布局,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推出特色节庆品牌活动,拓展旅游产品多样性,多措并举推动海口“文化+旅游”提质升级。
“目前,海口依托夜市、民宿、文化体育等资源,形成了文化旅游新业态。”王如龙表示,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这不仅展现了椰城的魅力,更带动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本报海口7月25日讯)
相关链接: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闽西子弟多牺牲 红34师血染湘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