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对方,将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银行卡卖钱?莫成诈骗帮凶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8-07 07:49

  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对方,将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银行卡也能卖钱?目前,一套包含身份证、手机卡、网银U盾全套资料的银行卡,在网上售价达2000元。不过,千万别心动,因为被卖的银行卡将被犯罪嫌疑人用于电信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

  近日,一个在境内办卡、境外实施诈骗的特大买卖银行卡犯罪网络在广西被警方侦破。警方介绍称,这些成套的银行卡,在近几个月内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了广西凭祥的一家快递公司,由快递公司安排人员将银行卡运到越南,再通过越南空运到菲律宾,最终流入东南亚各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

  犯罪嫌疑人为何高价收购银行卡?记者了解到,鉴于电信诈骗的猖獗,银行系统会对大额资金进行监测。从事非法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在收到大额赃款后,会利用收购的银行卡瞬间将钱款分散打至几十个账户,再分别通过小额提现的方式完成“洗钱”。这种分散赃款的方式,增加了银行检测资金的难度,警方也很难追踪到赃款去向。

  正是以上原因,才形成了买卖银行卡这条产业链。犯罪嫌疑人通过收购身份证冒名办理银行卡或者网上收购银行卡的方式,大量收集银行卡以便实施电信诈骗、毒品交易、洗钱等犯罪活动。

  谁会卖自己的银行卡?据介绍,卖出银行卡的多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此外,在这些黑中介买卖银行卡的过程中,还催生出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银行卡人质”。部分开卡人在卖出自己银行卡后,去境外的诈骗窝点为这些银行卡充当“人质”,以防止卖卡人或者卖卡的中介采取挂失银行卡等手段截取资金。

  必须指出的是,个人如果出卖银行卡并被用于非法活动,将承担法律上的责任。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戴曙光说:“如果个人明知对方要利用自己的银行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对方,将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另外,如果犯罪人员利用个人卖出的银行卡诈骗资金导致他人资金出现损失,个人同样要承担相关民事赔偿责任。”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联合多个部门明确规定,同一客户在同一商业银行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称,消费者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介质,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对于废弃不用或闲置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手续,不要随意丢弃。此外,可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情况。“已经卖出银行卡信息的个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麻烦和风险。”甄新伟说。

 

 

 

相关链接:

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贩卖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631名
银行卡闲置风险需规避
银行卡在包里,POS机已把钱刷走!“闪付”可能让你卡里的钱变“闪没”!

 

相关链接:
银行卡在包里,POS机已把钱刷走!“闪付”可能让你卡里的钱变“闪没”!
银行卡闲置风险需规避
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贩卖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631名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彭江] [编辑:见习编辑王思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