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琼中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乡村“厕所革命”与“五网”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记者 李梦瑶 于伟慧
特约记者 秦海灵 通讯员 陈欢欢
对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新民村村民张贵英来说,这些年她的“方便”方式历经了好几个变化。“从上山解决,到搭棚挖茅坑,如今又改成了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越来越方便!”8月10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新民村采访时,张贵英指着自家新改造的厕所高兴地说道。
村民如厕方式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琼中544个黎村苗寨持续改善的人居环境。
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升级为统领,近年来琼中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村“厕所革命”与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光网“五网”建设,倒逼乡村生活方式革命,也让富美乡村渐渐从“面子”美到“里子”。
规划先行
统筹整合多方资源
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管控风貌、打造特色”原则,2014年琼中高水平、高起点编制一批“富美乡村”规划蓝图,两年后又将脱贫攻坚整村推进工作与此衔接,逐步提升乡村建设内涵。
把规划作为先手棋,带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于2016年年底启动整村推进工作后,营根镇新朗村猫尾村小组延续村落原有建筑形态、空间构成与风情文化,依着山势建起一排排船型屋样式的新式民居,同时将光纤、燃气、水泥路与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等现代设施一一引入。
“包括危房改造补贴在内,猫尾村建设总投资约600万元,充分整合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实现村庄改造建设一步到位。”新朗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凌云介绍,如今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三角梅和百香果,爬满架子的藤蔓不仅点缀了庭院,也为村民增加新的收入。
猫尾村的“升级换代”,是琼中通过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乡村价值的一个缩影。将危房改造、风貌管控与“五网”建设统筹推进,自2014年以来,琼中累计整合投入资金6亿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勾勒出210个可游可憩、宜商宜居的富美乡村示范点。
移风易俗
唤醒村民自治意识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不难,祖祖辈辈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却并非说改就能改。2017年年底,琼中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拆除牛栏猪圈便成了第一块难啃的“骨头”。
“要不是村干部一趟趟上门做思想工作,带头拆除自家猪圈作表率,我们哪会说搬就搬?”湾岭镇水央村村民杨开彬将自家门口的4个猪圈拆除后,政府出资帮忙在不远处的槟榔林盖起标准式新猪圈,原址则被改造成停车场与绿化带。
粪污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不再,随之而来的是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识的大步提升。为给村里腾地方建垃圾屋,水央村村民陈开东主动挪走自家的几株芭蕉树,虽说有些损失,他却认为挖得值:“村里变干净了,我们住起来才舒服。”
村民主体意识得到充分调动后,由受益主体变身为参与主体。
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原则,琼中将“五网”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在各乡镇设立农村公路管护员、村级饮水安全管理员、污水处理设备管护员等20大类农村公益岗位,既让贫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上岗就业,又使得全县544个自然村的基础设施长效管护责任落实到人。
制度护航
不断拓展内涵外延
村庄虽然已不再灰头土脸,环境整治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在抓好“三清两改一建”工作的基础上,琼中于今年年初提出“三清三改三化一建”,即清理垃圾、污水、废弃物,改厕、改路、改水,美化、绿化、亮化以及建机制,再次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外延。
“村民不仅不再乱扔垃圾,甚至学会了垃圾分类。”琼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李振高介绍,琼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日前在湾岭镇水央村启动,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将稳步推动29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加码,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
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琼中不定期对全县1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暗访督查工作,各乡镇、村级组织也陆续制定出台考核标准、评比制度与村民公约,构建起县、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四级监督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以政府为主导、村民参与自治,社会资本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我们落实年度考核标准与不定期暗访督查机制,形成观念与制度的双重约束。”在琼中县委书记孙喆看来,党员干部、村民与社会资本的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相关链接:
亲子节目《嘭!发射》海南取景录制 节目永久录制基地落户琼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