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人文化公司在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跟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武威 摄
发掘与保护 守住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筋骨肉”
位于五指山西麓的一片山坡上,数列传统“干栏式”木板构造的房屋顺山势而建,长长的茅草自屋顶呈“人”字状垂落,折射出黎族传统民居从“船形屋”向“金字形屋”演变的轨迹——这里是被誉为“黎家第一村”的毛阳镇初保村,拥有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黎族民居群,于2005年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面是浓缩着黎族生活、文化变迁的宝贵科研价值,另一面却是茅草房不再适应现代生活,村民渴望住上瓦房或平房的心愿,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发展的矛盾究竟该如何平衡?
2010年以来,五指山市将初保村茅草房保护、整村搬迁改造重点村庄项目,与毛阳镇风情小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留住老村原始面貌之余,让76户黎族同胞搬进1公里外的二层小楼,圆了祖祖辈辈的“安居梦”。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武威 摄
如今,到初保老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初保新村的村民们也借势发展起民俗乡村游。
这一因地制宜的非遗保护举措,是五指山守住民族文化资源的缩影之一。而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民族聚居村寨,村落文明中孕育出的生活方式、文化空间与人文肌理得以延续,并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不拆房、不砍树、不占田,坐落于巍巍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以“咕嘎缘”(咕嘎:黎语“青蛙”)这一黎族图腾为主线索,保留黎寨原始风貌之余,用具有少数民族图案的景观小品对村庄配套设施加以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独具乡土民俗魅力的旅游扶贫村,吸引游客频频“打卡”。
每天傍晚,这座被青山环绕的黎族村寨会随着准点敲响的锣鼓热闹起来。“走,练舞去!”村民王梅陈和同伴们放下手中的农具,直奔村里的文化大舞台。歌舞编排灵感来自日常的劳作场景,就连道具也只是随地取材的竹筐、椰壳等物什,村民们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歌舞记忆还原成日常一幕,与身后的船形屋、黎族图腾交相辉映。
“活”起来的民族文化,远远不止传统建筑风貌。如今在五指山的各个黎族村庄,可以和黎族歌手在一起唱上几嗓,可以拿起织机亲手织一织黎锦,也可以跟黎族妇女一起学酿山兰酒、制作竹筒饭……游客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黎族风情,传承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亦凭借生产性方式得以保护。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