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年多来,我省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绿水青山最关情
“生态田园风”遇上“国际范儿”,会激荡出别样火花。
今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美丽乡村会客厅”开门迎客,让众多世界著名企业负责人在田园风光和绿水青山间敞开心扉、感受诚意,在和煦微风和蓝天白云见证下频频握手、敲定合作事项。
这是海南绿水青山闪耀光芒的时刻。
当前,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正迎来新机遇,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努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
“机者如神,难遇易失。”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一年多来,海南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毫不松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绿色发展描绘好生态底色。
举旗定向,作出表率——
开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征程
霸王岭上,仲秋风高。
阵阵林涛送来一则好消息:来自省霸王岭林业局的巡护员陈庆,摘得不久前颁布的2019年“桃花源巡护员奖”,成为全国仅10名的获奖者之一。如今,包括这位“老林业人”守护的霸王岭在内,我省中部林区将“升级”成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翻开全新的绿色页章,释放更多绿色能量。
从山林,到田草,再到湖海,一处处生态系统所迸发出的活力,都成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之路的鲜明注脚。
去年4月,我省迎来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机遇。在中央12号文件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单独提出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为海南新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举旗定向,路在前方。
把海南建设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中央对海南的要求,也是海南人民的殷切期待。我省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征程上,昂首起步。
正如省委书记刘赐贵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对标世界生态环境一流地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担当,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精心呵护好海南这片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一年多来,海南全省上下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禁塑”成为首批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禁塑令”明确到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
出台《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
施行新的《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谋划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制度;
推动国六标准轻型汽车上路,结合实际多措并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完善配套机制,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落实;
通过机构改革,整合过去分散化、碎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加强管理职权,建立起大环保管理体制……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对新机遇,海南没有理由松懈。
去年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保障和特色优势,严格落实源头把关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4月13日,省委召开七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省长沈晓明多次强调,要以最严的规划、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从督企到督政,随着《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海南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举措的实施,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意识,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分量,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
开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征程的海南,正步入更有底气、更有条件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新阶段。
深植厚培,架梁立柱——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
“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今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试验区建设,确保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根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海南要在跨越全省多个市县440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省211万公顷林地、32万公顷湿地全部纳入生态管控空间。
目标的实现,源于积累的蜕变。
去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上年的18微克/立方米降到17微克/立方米;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完成29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海口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这些数据背后,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影响海南在未来发展竞争中的优势和制高点。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践行。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在重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
2018年起,我省正式实施新办法,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发挥“绿色指挥棒”作用,从源头、制度层面为保护生态树立导向,让生态考核成“必答题”。
没有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正是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
当前,我省正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架梁立柱——铺开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一证式”管理模式;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着力破解生态环境“公地悲剧”;开展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生态环保领域的法治建设,同样在深植厚培、稳扎稳打——我省在推动出台《海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立、改、废,完善我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
树立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我省不断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体现在全省的每一次重大决策和部署中。
2017年9月,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要求,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随后不久出台的“双暂停”政策中明确,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四个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永久停止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推进。当前,我省在“多规合一”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抓紧开展划定“三线一单”工作,抓住管控这一核心,通过划框子、定规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矩立在前面,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划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控制城镇开发和产业园区边界,严禁生产、生活空间挤占生态空间,对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严格保护。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海南聆听绿色发展的时代之声。近年来,我省持续出台的系列生态领域新规和不断完善的制度措施,目的在于搭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引领我省生态保护驶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立根固本,常抓不懈——
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黄花梨”“污水”“垃圾山”……
今年7月1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播放了《珍稀树种为何难逃厄运》《海口、万宁等市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实况及存在问题》《我省村容村貌、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负面典型》等3段视频,并一一剖析生态环境整治负面典型案例,让不少在座的领导干部红脸出汗、印象深刻。
不时曝出的环境案件时刻提醒人们,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需要更大的力度、更严的举措。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去年4月,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联合指挥部成立,旨在负责统一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握指成拳,做到高效权威、联动一体,形成攻坚合力。
两个月后,《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强调要结合海南实际,持续深化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此外,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风暴正在全省铺开。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造农村厕所……每项具体工作每个目标任务都要求落到实处,见于实效。
统筹开展一系列行动,无疑需要定力和系统思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短板,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7月1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通过主题教育深刻认识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最重要职责之一,必须持之以恒抓紧抓好。
这是一场立下决心之战,更是一场常抓不懈的持久战。对海南而言,对生态环境的严格管理和精心呵护,离不开“良医上门”、把脉治病。
今年7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海南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工作体检”,为解决环境问题、补齐生态短板带来重大契机。
结束为期一个月进驻工作后,督察组共向我省累计移交群众信访举报件3877件,问题分别涉及土壤、大气、水、生态、噪声、海洋等领域。对督察组指出的问题,我省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坚决整改,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营造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
猛药治痼疾,良方促长效。
当前,我省紧抓完成问题整改工作,全力解决环保工作认识和推进不够、海域岸线自然生态和风貌破坏明显、部分自然保护区管护不力等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印刻在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
去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落实好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30条决定,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引领发展和对资源配置的指导、管控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优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顶层设计。对所有新上项目,要坚持从快审批和严守底线相结合,如果突破了生态底线,即使能带来再多的税收、再多的GDP,也坚决不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海口市美舍河、鸭尾溪、东湖附近的居民,见证着水体治理工程带来的改变,感受到诗意栖居;三亚抱坡岭等受损山体的“光头山”,变身美丽花园,以浓浓绿意与城区内的湿地公园遥相呼应;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游、中部市县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成为人们节假日出行选择“打卡地”……
在海南生活的群众心目中,生态渐渐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和“心中有绿”,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极大增加了百姓获得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也不断渗透于各方共建共享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与海南一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智慧服务业,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构建数字经济基础。
“少吃祖宗的老本,不砸子孙的饭碗。”
当前我省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围绕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底气,推进“百镇千村”建设,培育和壮大十二个重点产业,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转变,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擂响发展机遇的鼓点,让绿色成为发展新风尚。
相关链接:
中国电子PK联合创新暨产业生态大会在海南召开·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