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幸福叩响百姓门
“过去,靠种甘蔗、打零工,我们的生活难以保障;如今,在家门口就业,能领工资、拿分红,是土糖产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9月9日,在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内的土法制糖传承基地,村民唐着旺正在忙活着,谈起变化,满脸喜悦。
幸福不幸福,百姓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对海南提出明确要求: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随后出台的中央12号文件再次强调,海南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站在全新历史起点上的海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省委七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不同角度作出部署安排。
全力稳定就业,扩大学位供给,完善医疗保障……省委、省政府正以全力提升人民福祉的决心,以民为本决策施策的导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把改革红利送入千家万户,让幸福生活叩响百姓家门。
兜牢底线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雪白的蚕茧被一一摘落,很快便把装茧的小筐堆得冒了尖儿……日前,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脚村,村民陈世锦正在蚕房内为“丰收”而忙碌着。
“岭脚村地处深山,耕地稀少。我们祖祖辈辈在此辛勤耕作,但口袋里总攒不下几个钱。”陈世锦说,去年,通过观看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学到了养蚕技术,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后,他带领全村9户贫困户共36人走上了种桑养蚕的脱贫致富路,如今村子的桑蚕业年总产值已突破百万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薄弱的基础是“三农”。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极端重要性,按照‘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地抓好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全面脱贫任务。”在今年5月24日召开的全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攻坚“背水一战”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刘赐贵如此强调。
省长沈晓明指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抓好抓实。坚持工作不松懈、不跑偏、不掉以轻心,把每项措施任务压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以更大气力抓好脱贫攻坚,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战鼓声声催人进。去年4月13日以来,海南举全省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狠抓痛点、强攻重点、突破难点,2018年共完成8.6万人脱贫、81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今年上半年,我省各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脱贫质量全面提升——
自今年5月起,对全省518万农村人口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暨扶贫对象“回头看”工作,确保不错一户、不漏一人;截至7月,今年投入产业扶贫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提前下达)达11.82亿元,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90个,“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我省还落实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制度,截至今年7月,参保贫困户胶农为4.34万户次,提前半年实现了所有已达到开割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胶农参保全覆盖目标;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去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入选第三批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截至8月底,全省扶贫产品销售金额5771.23万元,受益贫困户约5.74万户次。
与此同时,我省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今年春季学期,我省共为13.38万人发放教育扶贫特惠性资助1.65亿元,资助率100%;将专项救治大病病种扩大至25种,截至7月底,全省筛查大病贫困患者12819人,实施救治12792人,救治率99.8%;截至8月下旬,各市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实际开工9452户,已竣工7999户,竣工率94%;上半年,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8万名低保对象及特困人员获发社保金,发放率99.73%……一个个亮眼数据,让海南脱贫攻坚账本愈发厚重,写满信心。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摆脱贫困后,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我省已提前作出部署。
今年是省委确定的“政策落实年”,春节一过,省委、省政府就向全省派出了275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总人数8083人,这也使海南成为全国唯一实行“一乡镇一队、一行政村一队”全覆盖的省份。这些工作队将在两年时间里,协助当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10项任务,同心协力推动海南农村发展,更好地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补齐短板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9月7日,海南师范大学迎来5000多名报到的新生。宽阔平坦的校道、气势宏伟的校门、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令青年学子们目不暇接。
此情此景,令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即现海南师范大学)1963级中文系毕业生孔宪珠感慨不已:“当年我们入学时,海师校园里都是平房,校道均是土路,食堂则是一间简陋的茅屋。”他说,今天的海南师范大学,硬件设施优良,校园楼宇耸立,变化令人惊叹。
正如孔宪珠所见,数十年间,海南实现了由一座边陲海岛向国际旅游岛的大跨越,变化天翻地覆。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31年来,海南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受起步晚、起点低、历史欠账多等因素困扰,海南教育、卫生等事业长期存在着基础较差、人才较少、区域发展较不均衡等问题,补齐民生短板势在必行。
千头万绪,应该从哪里抓起?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为解决百姓“好上学”“上好学”需求,我省积极做“加法”,通过“一市(县)两校一园”和“好校长好教师”工程向发达地区“高位嫁接”优质教育资源;做“减法”,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学校等方式,全力消除“大班额”;做“乘法”,发挥引进学校、校长、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周边学校办学水平;做“除法”,将教育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向“看病难”“看病贵”这些沉疴“开刀”。去年以来,我省投入20多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24家三级医疗机构、18个市县组建了医疗联合体;构建“四免一降五道保障”机制,进一步惠民利民,力争实现“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的目标。
“托幼托老”的机构越来越多。近年来,我省共建成儿童福利机构12家,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市县覆盖率超过50%;建设托(养)老院19家、敬老院156所,开展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565个,省、市、乡镇、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文体惠民”的脚步从未停歇。去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省博物馆二期、五源河文化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建成,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和多场明星演唱会、省级赛事办到了百姓家门口。
给环境“洗脸”,让乡村“焕颜”。我省集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半年行动,要求今年要高质量完成约12.6万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建设任务,确保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95%,力争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19.24万户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补齐民生短板,更应关注“民声”。实践证明,民生工作切中了百姓所思所盼,就能实实在在地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为更好地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2012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年底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左右民生实事。“暖政”的延续,承诺的兑现,令一批海南百姓最急、最需、最盼的民生困难一一得到纾解。
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8件民生实事继续关注农民、残疾人、学前教育孤儿、残疾幼儿及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等群体,并明确将对为民办实事事项实施常态化督察,考核通报,确保事事有实效,承诺可兑现。
问题导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8月28日,省政府12345综合服务热线与省妇联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正式联线贯通。即日起,群众拨打12338热线,将由12345热线接线员负责接听来电、开展服务,全天候受理妇女儿童各类咨询、求助、建议等。
据悉,省政府12345综合服务热线是全国首条由省级政府运营的热线,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788.25万件。
一条电话线,这头连着政府,那头连着民心,是政府及时掌握各地社会重点难点问题,进而疏解民生难点、痛点、堵点的高效途径,也是我省创新社会治理的成果之一。
制度创新是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为创新社会治理,去年我省选定海口美兰区白龙街道流水坡社区、儋州城北社区和文昌龙楼镇航天社区作为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联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把海南岛作为一个大城市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先进理念的引领下,我省大数据健康快速发展,去年省政务数据大厅已实现全省政务数据汇集、共享和展现,构建起支撑全省决策指挥、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和运行管理的政务空间和智慧大脑。
截至今年7月,省政务数据大厅重点应用“椰城市民云”的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07万,提供的在线公共服务达434项,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平安建设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
为此,我省在省级层面推出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新机制建设,“雪亮工程”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综治中心的“左膀右臂”,三者一体化运行、实体化运行,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是阻碍社会治安明显改善的最大“绊脚石”之一。2018年1月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截至今年7月22日,我省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01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53人,扣押、冻结涉案资金49.18亿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涉黑涉恶“保护伞”案324件,涉及345人。
毒品极易滋生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治安埋下重重隐患。2019年,我省持续深入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今年1月至6月成功侦办部督和省督毒品目标案件11起,共破毒品犯罪案件8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72名,摧毁贩毒团伙97个,缴获各类毒品9.3千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永无止境。
今天的海南,正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补齐发展短板,用真心实意的付出、真金白银的投入,与广大群众分享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改革发展红利,全力以赴提升海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链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海南:绿水青山最关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