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市琼山区:本地事 本地戏 本地话
新时代文明实践用足“乡土”料
《美美的土墨村》剧照。特约记者 龙泉 摄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我们村美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村富起来……”地道海南话,周边围坐的也是本村人,讲述者时不时地抖出一些小“包袱”,让笑声不断地从茶店里传出。这是近日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上的一家老爸茶店里,红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益·老爸茶”宣讲队队员蒙美明在宣讲乡村振兴理论的场景。
琼山区被确定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50个试点单位之一后,琼山区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守正创新,全力以赴做好试点工作,着力在应众需、破众难、汇众智、集众力、为众享上下功夫,创新探索了试点“1+365”模式。不仅如此,在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琼山区创新地通过开展“益·老爸茶”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创立“小喇叭”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琼戏台里有讲堂”志愿服务等项目,整合本土宣讲队伍,通过本地话语言,以老爸茶店、田间地头等作为传播点,宣讲红色故事、传统文化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使党的理论政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入寻常百姓家。
土话释策 茶馆里的宣讲如拉家常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9月13日上午,在石塔村的一家老爸茶店内,琼山区凤翔街道“益·老爸茶”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宣讲现场,宣讲团队员符雪栩一口地道海南话,深入浅出地讲述党的理论政策。而村民则一边喝茶,又不时私下交谈几句,场面非常轻松活跃。“新闻联播中那些‘高大上’理论,原来用海南话讲起来也很顺的啊!”村民符文忠笑着说。
这样的宣讲不只是在老爸茶店,还在村中大树下面、田间地头等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时常开展。为让“益·老爸茶”宣讲活动在内容上更接地气,琼山区新时代文明中心还委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写了“口语化、乡土化、琼山化”的理论宣讲教材。“益·老爸茶”宣讲队志愿者通过学习教材,再用接地气的活动把传统“说教式”宣讲,变成互动式、参与式的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
通过组织辖区40多名老党员、乡贤、退休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组成宣讲志愿服务团队,琼山区已分别在红旗、云龙、国兴、府城、凤翔、滨江6个镇(街)成立“益·老爸茶”宣讲队。他们以老爸茶店、公庙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村民聚集场所为阵地,向村居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成功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标。
去年年初至今,“益·老爸茶”志愿服务项目共开展宣讲近百场次,受众数万人次。“益·老爸茶”志愿服务宣讲活动也成为琼山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有力抓手、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手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