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市琼山区:本地事 本地戏 本地话
新时代文明实践用足“乡土”料
《美美的土墨村》剧照。特约记者 龙泉 摄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我们村美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村富起来……”地道海南话,周边围坐的也是本村人,讲述者时不时地抖出一些小“包袱”,让笑声不断地从茶店里传出。这是近日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上的一家老爸茶店里,红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益·老爸茶”宣讲队队员蒙美明在宣讲乡村振兴理论的场景。
琼山区被确定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50个试点单位之一后,琼山区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守正创新,全力以赴做好试点工作,着力在应众需、破众难、汇众智、集众力、为众享上下功夫,创新探索了试点“1+365”模式。不仅如此,在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琼山区创新地通过开展“益·老爸茶”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创立“小喇叭”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琼戏台里有讲堂”志愿服务等项目,整合本土宣讲队伍,通过本地话语言,以老爸茶店、田间地头等作为传播点,宣讲红色故事、传统文化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使党的理论政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入寻常百姓家。
土话释策 茶馆里的宣讲如拉家常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9月13日上午,在石塔村的一家老爸茶店内,琼山区凤翔街道“益·老爸茶”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宣讲现场,宣讲团队员符雪栩一口地道海南话,深入浅出地讲述党的理论政策。而村民则一边喝茶,又不时私下交谈几句,场面非常轻松活跃。“新闻联播中那些‘高大上’理论,原来用海南话讲起来也很顺的啊!”村民符文忠笑着说。
这样的宣讲不只是在老爸茶店,还在村中大树下面、田间地头等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时常开展。为让“益·老爸茶”宣讲活动在内容上更接地气,琼山区新时代文明中心还委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写了“口语化、乡土化、琼山化”的理论宣讲教材。“益·老爸茶”宣讲队志愿者通过学习教材,再用接地气的活动把传统“说教式”宣讲,变成互动式、参与式的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
通过组织辖区40多名老党员、乡贤、退休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组成宣讲志愿服务团队,琼山区已分别在红旗、云龙、国兴、府城、凤翔、滨江6个镇(街)成立“益·老爸茶”宣讲队。他们以老爸茶店、公庙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村民聚集场所为阵地,向村居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成功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标。
去年年初至今,“益·老爸茶”志愿服务项目共开展宣讲近百场次,受众数万人次。“益·老爸茶”志愿服务宣讲活动也成为琼山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有力抓手、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手段。
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我是能人”志愿者服务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特约记者 龙泉 摄
乡音入耳 文明“好声音”传遍乡村
“大家下午好,我是红旗镇‘小喇叭’播音员吴玉竹,很高兴能够在本立村和大家见面。”在红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播室里,少先队员吴玉竹专心致志地播音。稚嫩却洪亮的声音通过乡村小喇叭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红旗镇“小喇叭”志愿服务队播音员有13人,均由13名镇中小学生组成。旨在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一个社会,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起爱党、爱国、爱家的理想信念。
不仅如此,红旗镇挖掘和培育村民、乡贤、党员、村干部等人员加入“小喇叭”志愿服务队伍,借助小喇叭和通俗易懂本地话,让村民在家里通过乡音听到党的先进理论和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
云龙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五彩云龙”广播站。每天通过设在8个村(居)的75个广播设备,将党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乡村振兴、卫生健康、农业科技、招聘求职等各类信息播报到辖区广大群众中。
“我每天都在听这个广播,还有海南话版本的呢,有时候还播报养殖技术、科普知识”……云岭村村民廖宝华介绍,广播播报的方式很便捷,家家户户都能听到,内容贴近群众,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云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以“红色信仰”为中心,大力开展红色信仰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红志小导游”是云龙镇中心小学结合办学特色,利用云龙特有的红色教育素材,培养红色志向义务小导游,为学校隔壁的琼崖红军改编旧址提供志愿讲解服务。
此外,琼山区还联合海口广播电视台开展《忠叔讲故事》等栏目,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农村好人好事、儿童故事、民间故事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9月23日晚,琼山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群英会晚会。特约记者 龙泉 摄
巧用琼剧 让百姓娱乐之余有感悟
“每次到村里演出,台下都是人山人海的,我每次都很感动。”如果问今年琼剧最火现代剧是哪部,《美美的土墨村》肯定是其中之一。作为该剧的导演黄良忠,曾经是一名琼剧老演员,退休前是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主演和执导过多部琼剧,但是《美美的土墨村》似乎成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一部。“观众认可,是我们演员、导演最高的荣誉。”黄良忠说。
《美美的土墨村》讲述了土墨村青年陈文俊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后,又接受组织安排回家乡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推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建设的故事。该剧充分表现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建设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剧本的题材,就来源琼山、美兰两区乡村发生真实故事,琼剧又是乡村老百姓喜爱的剧种。”黄良忠说,这种方式宣讲党的理论、传递文明之风做法,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编剧还将乡村振兴、农村扶贫等题材镶嵌其中,并通过唱段宣传文明精神,让百姓在娱乐之余很快就接受了思想教育。不仅如此,每次演出间隙,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会“插播”几场情理交融的理论宣讲,引来村民的阵阵掌声。
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聚集了一批文化艺术人才开展创作,根据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结合农村群众的文化层次、喜好倾向,选题取材创作了凝聚琼山悠久历史并且贴近群众生活的“八个一”文化宣传作品(即一组歌曲、一组琼剧、一组小品、一组“三句半”、一批舞蹈、一系列简明读物、一部动漫、一组公益广告),除《美美的土墨村》外,如歌舞《琼山千古情》、歌曲《琼山新风尚》、三句半《文明实践树新风》、漫画《新时代文明实践图说价值观·漫话琼山》、音乐快板《文明实践看琼山》等系列作品。这些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琼山区的文明新风,不仅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还让群众愿意参与、真心点赞。
润物无声、成风化人。如今在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通过各种接地气的方式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
琼山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益·老爸茶”宣讲活动。特约记者 龙泉 摄
相关链接
“1+365”实践模式
1
“1”是高举一面旗帜,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3”是打造3个中心,即打造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
6
“6”是打造6类服务平台,即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
5
“5”是打造五大志愿服务组团,即打造“党建+关爱”系列、践行主流价值系列、生态文明系列、“法治+自治”移风易俗系列、“自强+致富”系列
365
“365”还象征着一年365天,党的领导天天都在,一年365天,志愿服务活动无间断、常态化开展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