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沙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
机制创新聚合力 脱贫攻坚见成效
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拥处村,村民们举行“啦奥门”丰收节。“啦奥门”在黎语中是庆丰收、吃新米的意思。白沙的山兰稻种植面积4600亩,占全省半数。 袁才 摄
编者按
今年2月,省政府宣布五指山市、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等3个国家级贫困县正式摘帽,意味着我省5个贫困县全部清零;2019年全省4.5万人脱贫任务高质量完成;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0.79%下降到2019年的0.01%,提前一年基本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
一顶顶穷帽子摘掉,一声声捷报传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决战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即日起,本报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刊,全面展示我省脱贫攻坚实践经验和5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显著成效,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传递正能量,吹响冲锋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坚决克服松劲懈怠思想,继续保持背水一战的攻坚精神状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加快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坚决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省三市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此前曾是全省唯一深度贫困县的白沙黎族自治县位列其中。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白沙全县44个贫困村(含14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此前的10825户44232人减少至7户2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5.2%降至0.0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88元,较之2014年的7902元增长了61.8%。白沙贫困群众的各项基本保障得到全面落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白沙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离不开白沙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大胆探索与机制创新。今年3月底召开的白沙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四不摘”和“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一处茶园里,茶农正忙着采茶。 阮琛 摄
党建引领促脱贫
自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白沙县委、县政府要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以决胜脱贫攻坚为己任,亲临一线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按照部署,白沙11个乡镇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既要带头冲锋陷阵,更要敢于啃“硬骨头”,切实担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体责任。
白沙始终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双牵头、双负责,其他县领导带头联系乡镇以及深度贫困村的工作机制,精准选派61名驻村第一书记、2996名各级干部建立覆盖乡(镇)、村、组“三级作战”体系,实现10825户贫困群众挂钩帮扶“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做到党政同责同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据悉,自2018年以来,白沙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通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脱贫、引领脱贫、推动脱贫,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白沙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方面,白沙结合“五星党支部”考核评比工作和平时随机抽查结果,按10%倒排出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坚持“一村一策”抓好整顿销号。
在支持党员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白沙鼓励发挥党员示范带动效应,按照“重点扶持贫困村(薄弱村)、巩固壮大一般村、发展提升富裕村”的思路,印发《白沙县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党员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效应,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引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