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长臂猿一家三口。记者 苏晓杰 摄
“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被流放海南时,也曾看到过海南长臂猿的踪影。曾几何时,海南长臂猿遍布全岛,尤其是晨起后或夜幕前发出的鸣叫犹如天籁之音,在热带雨林里此起彼伏,给人以无穷遐想。
现今,作为“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仅存活于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在1984年第一次开展对海南长臂猿的专项调查中,仅记录到2群9只;2003年开展的大规模调查显示依旧仅为2群,但数量为13只;2015年,记录到的种群数量已为4群25只以上。不过,截至2019年12月,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显示为4群30只左右,第5种群正在形成。
在省内外海南长臂猿研究学者看来,海南长臂猿现状可谓“一喜一忧”,“喜”的是长臂猿数量已从30多年前的9只左右增加至30只,“忧”的是海南长臂猿种群栖居的环境没有扩大,这4个确定种群的“猿人家族”备受各方关注。
4个种群 各有领地
“目前,在霸王岭保护区监测的4个种群为15只成年猿、15只青幼猿,从年龄结构等情况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过,成年的母猿偏少了点。”7月中旬的一天,远眺着霸王岭莽莽群山,对于这4个种群的“定位",在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根已30余年的海南长臂猿“土专家”陈庆十分熟悉。
据描述,海南长臂猿主要栖居在原生性的热带山地雨林沟谷地区的大型乔木上,喜欢在山体中部和中下部活动,很少在高海拔的山巅或山脊看到它们的踪影。其中,海南长臂猿A群活动范围主要在霸王岭昌江境内,B群活动范围也在霸王岭昌江境内,而C群家族成员稍多,大多活动于霸王岭白沙青松乡境内,而D群规模最小,活动范围尚未确定。
对于这4个种群的栖居环境,海南长臂猿研究学者刘振河、覃朝锋则给出了一组更翔实的科考报告:A群大多以霸王岭东山脊为中心,面积约500公顷;B群以霸王岭的直沟为中心,主要活动于海拔800至1000米间的沟谷地带,面积约200至300公顷;C群在霸王岭白沙境内的沟谷;D群则在黑岭西侧沟谷,面积约300至400公顷。 就以上数据可推测,猿群活动的范围一般在200至500公顷之间,不过,若除去山脊林、山顶矮林等地段,海南长臂猿经常活动区的实际面积约为1000至2000公顷。
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人员陈庆在多年的监测中注意到,海南长臂猿种群间一般有明显的地形、地物阻隔,成为天然屏障,但种群间也有小范围的活动重叠区,此地往往是小山脊或溪沟,在重叠区,相邻群体偶尔也会同时就近活动,但互不干扰,一般在各自的核心活动区,猿群之间更是相安无犯,从未发现它们像猴子等动物出现争区行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