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外专家为海南长臂猿保护建言献策
努力提供长臂猿保护的海南方案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斧头岭,海南长臂猿在树上活动。记者 李天平 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诗人李白笔下的诗情画意。如今在全球各界对长臂猿的保护与拯救下,有望让现代人在走进热带雨林时重温不解之“猿”。
8月20日,在海南长臂猿保护国际研讨会的“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保护与拯救”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为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建言献策,他们表示,海南长臂猿是一个重要的濒危旗舰物种,将协同攻关、共同努力为全球提供长臂猿保护的海南方案。
不解之“猿”:
保护海南长臂猿需全球协同攻关
“此次会议是目前为止中国长臂猿保护历史当中最高规格的会议。”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从2002年开始研究长臂猿,他认为保护长臂猿意义重大:一是长臂猿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可以借长臂猿研究人类“一夫一妻”制的演化过程;二是长臂猿通讯行为最接近人类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和认知能力如何进化;三是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中除了人类,长臂猿直立行走能力最强,通过长臂猿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如何进化出直立行走能力。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小猿类专家组副主席苏珊·彻妮表示,她2002年第一次到中国参加保护长臂猿的学术会议迄今,一直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状态保持乐观,希望未来能给实施海南长臂猿保护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分享信息。
“我对于海南长臂猿这个物种充满希望,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分享我们的知识,为这个物种的保护做出最大的努力!”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中国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辈乐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物种存续委员会主席约翰·保尔·罗吉兹表示,目前中国政府部门出台的一些具体保护举措和资金支持,让他认为海南长臂猿保护的前景十分明朗。
海南长臂猿在果树上觅食。记者 李天平 摄
“猿”来是你:
专家发现海南长臂猿“新婚夫妇”
论坛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所长金崑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林科院此前开展了一项智能检测尝试,即把4G的红外自动相机和音频检测手段应用到海南长臂猿的监测上。8月18日6时31分,专家们收到了部署在E群E13标号的4G红外自动相机传回来的视频和照片——是E群的两只海南长臂猿,一雄一雌!
“这意味着海南长臂猿第五个群,E群四个群组开始形成新的家庭群,说明E群形成了新婚夫妇,海南长臂猿的孩子已经结婚,而且找到新的栖息地!”金崑说,这也意味着海南长臂猿保护卓有成效,希望未来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部署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团队一起合作,保护种群。
巴西维索萨联邦大学森林工程系副教授法比阿诺·德·米勒希望,未来还可尝试无人机新技术监测海南长臂猿现状,助力保护行动。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周江则希望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野外监测队伍,共享科研数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保护计划。
海南长臂猿在树上啼叫。记者 李天平 摄
保护“猿”家:
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海南长臂猿
栖息地保护关系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刁晓平建议,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旅游观光项目的开发和海南长臂猿适宜栖息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海南长臂猿适宜栖息地的影响,使栖息地尽快恢复,为物种复壮提供良好条件。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时坤认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一定有着健康的生态结构,如果结构缺失,功能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海南长臂猿保护不仅要保护这个物种,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要关注长臂猿捕食者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希望可以加入海南长臂猿保护攻关团队,交出我们的答卷!”时坤说。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海南长臂猿种群已经恢复到30多只,如果未来15年我们可以让长臂猿种群翻一番,就可以给全世界提供一个新的、成功的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范朋飞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