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实地走访海口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垃圾分类擦亮社区绿色“名片”
绿水青山,不仅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面子”,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里子”。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海口作为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已于8月1日起在全市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及试点街道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其中,街道和社区作为推行垃圾分类的重点之一,近一个月来的试点情况如何?8月26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海口市多个试点街道及小区,对垃圾分类的试行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
秀英区储运小区
“老”小区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子
位于秀英区海秀街道的储运小区,是海口市首个“三无”小区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小区,试点仅一个月来,储运小区就以创新争优的各种做法赢在了垃圾分类的起跑点。
工作人员在秀英区储运小区演示智能垃圾箱的使用方法。康登淋 摄
记者在储运小区的垃圾屋处看到,有别于其他小区一字排开的4大类垃圾桶,这里的垃圾桶首先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3大类,而旁边紧挨着垃圾屋的则是太阳能可回收智能垃圾箱。
“居民可通过自助操作,将旧衣服、易拉罐、塑料瓶、纸箱等垃圾进行扫码投放,每一次投放都将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累计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兑换礼品。”秀英区环境卫生管理局业务室主任蔡赞恒说道,引入这一设备主要是为了通过有偿参与的方式,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据了解,储运小区在试行垃圾分类过程中还提出了不少创新方式,例如小区在厨余垃圾桶上安装了破袋器,以防止居民扔垃圾时弄脏手;垃圾投放点周围安装了照明灯和洗手台,方便居民晚上投放垃圾,并能及时洗手;小区举办垃圾分类月度评比活动,每月分类投放准确率排名前五的住户,可减免下个月的小区管理费用。在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和奖惩机制的推动下,小区已取得垃圾分类参与度100%,投放正确率达96%以上的好成绩。
龙华区金牛北转运站
一站式智能资源回收
各街道、小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又将运往何处?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龙华区金牛北路的垃圾转运站,这里作为重要的垃圾中转处理点,集中了转运站、环卫驿站和公厕三种功能。
龙华区金牛北转运站内,环卫工人在使用智能资源回收站机器。康登淋 摄
“这里每天转运约20吨垃圾,主要以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为主。”海口龙马环卫公司城区作业部四片区经理徐小丽告诉记者,所有垃圾会根据不同类别,分别运往不同地方做进一步处理。其中,可回收物会在二次专业分选后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厨余垃圾将运送至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有害垃圾将运送至危废处理厂进行专业化处置;其他垃圾则运送至焚烧厂或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转运站旁设立了两台标有“智能资源回收站”的机器,不时有环卫工人前来操作。
吴梅芳是金牛北片区的环卫工人,两台智能资源回收机器是她实现“变废为宝”的法宝。她现场向记者介绍了机器的操作方法:首先,使用微信扫描机器屏幕上的二维码,选择回收物品的类别,随后,系统会打印出一张小票贴条,将小票贴在投放物上后投入回收箱,操作结束后,该物品回收产生的金额将会自动返还至操作者的微信上。
“我刚刚回收了2.9公斤的纸皮,现在微信收到了返还的3元钱。”吴梅芳向记者展示道,她一般会对回收物做好分类再运过来,只需短短两分钟就可以成功回收废品,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跑去废品回收站,智能资源回收机器的出现,为她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琼山区鹏盛家园小区
智慧垃圾屋为小区添“亮色”
位于琼山区凤翔街道的鹏盛家园小区,是琼山区垃圾分类试点的示范小区,当天记者来到小区内的智慧垃圾屋,发现与以往人们对垃圾屋脏乱差的印象不同,这座垃圾屋不仅干净整洁,还安装了智能设施,获得小区居民的一致点赞。
环卫工人在琼山区金科嘉园小区智慧垃圾分类屋前清扫垃圾。康登淋 摄
小区居民方女士和往常一样,定时在早上8点半来到小区的智慧垃圾屋投放垃圾,投放窗口前有两节台阶,方女士刚一站上去,原本紧闭的投放窗口便自动往上升起,将垃圾投入窗口后,待王女士转身离开,窗口便缓缓降下自动关闭,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
“这个智慧垃圾屋太方便了,扔垃圾不会脏手,平时经过也没有异味,小区的环境比从前好了很多。”方女士说道,从前扔垃圾时总是不愿意触碰垃圾桶的盖子,生怕弄脏手,智慧垃圾屋的出现彻底解决了她的这个烦恼。
随后记者走进智慧垃圾屋内发现,垃圾屋不仅用玻璃隔开形成独立空间,还配置了专用除臭设备,墙壁和地面干净整洁,闻不到任何异味。此外,屋内打通了连接街道的一个小门,据琼山区凤翔街道办事处主任符儒丹介绍,这是改善小区环境的又一“妙招”,该通道可将垃圾屋内的垃圾桶拖至街道上进行分类装车,避免垃圾收运车进入小区,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垃圾减量有明显成效。”符儒丹说道,鹏盛家园小区共有525位住户,如今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与指导下,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已经达到80%以上。
美兰区和平南街道
变废为宝打造公益便民街区
26日上午9时,位于美兰区和平南街道的爱心环保屋不时有市民前来光顾,大包小包事先分门别类,再挨个投入环保屋前的回收筐内,塑料瓶、铝罐、纸类、家电、衣物……将近10种不同类型的回收筐一字排开,前来投放的市民却一点都不含糊。
美兰区和平南街道的爱心环保屋前,市民按照垃圾类别投放垃圾。康登淋 摄
“从开始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能熟练分辨所有垃圾了,而且经常能获赠一些小礼品,感觉垃圾分类既有意义,又能让咱们老百姓获益。”家住琼苑广场小区的王女士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她的“垃圾分类减量记录卡”,上面记录着她每一次投放垃圾的日期,累计不同次数即可获赠纸巾、香皂和酵素等精美小礼品。
在爱心环保屋的一角,几个贴着“环保酵素”标识的蓝色大桶伫立一旁,据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站长蒋付军介绍,这些都是用果皮、蔬菜等厨余垃圾制作而成的环保酵素,可用作天然清洁剂、空气净化剂等,用途广泛且制作方式简单,鼓励市民主动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爱心环保屋旁边的一道百米围墙格外显眼,远远望去整道墙被涂抹了海洋主题的精美画作,宛若置身于一片海洋世界,走近一看才发现整面墙暗藏“玄机”:用废弃鞋子打造出立体感的龙虾和水母、用废弃水管黏合成的珊瑚和海草,以及用废弃轮胎制作的桌椅和花盆……原来,这是一片用回收废弃物打造成的“环保海洋”。
“这面墙利用了市民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打造成兼具海洋文化教育和环保卫生宣传作用的‘时尚墙’,让更多市民了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工委书记张新超说道。
据介绍,目前海口市共有4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片区内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为91%,我市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约900吨/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量约305吨/日,焚烧和填埋生活垃圾处理量3320吨/日,资源化回收利用率约26.6%。
“推行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是海南自贸港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的重要方面,必须把工作落到实处,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道,海口市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生活垃圾分类存储转运、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并将于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全覆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